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2020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_(四川省)2019年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_(四川省)2019年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 2021-10-09 12:15:57 浏览: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2月29日在九寨沟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县长 陶 钢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我县灾后重建全面推进的突破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整县摘帽的决胜之年。面对异常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和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委彭清华书记来县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按照省委、州委和县委系列全会部署,统筹推进“全域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和“四个全域·四个九寨”战略规划[1],紧盯“重建攻坚年、脱贫奔康年、平安建设年、党建提升年”任务,凝心聚力、攻坚破难,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两地一典范,美丽新九寨”[2]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均好于年初预期,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2亿元,与上年持平,完成年度目标的10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8亿元,比上年增长0.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同口径增长53.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3.6%;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01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457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63元,比上年增长9.7%。

  一、坚持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中心任务,首次运用“省统筹指导、州县作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模式,探索了“九寨模式”,跑出了“九寨速度”,树立了“九寨质量”,弘扬了“九寨精神”。

  ——科学探索灾后重建机制。建立“一个核心班子统筹领导、五项工作制度压实责任、五个创新机制推进项目”的“1+5+5”重建工作体系[3],组建四大班子全面参与的重建委员会,抽调专人组建县重建办。坚持“多规合一”,邀请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等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赴县开展工作,修编完成九寨沟县城市总规,编制漳扎和县城城市设计等规划,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实施。截至目前,以九寨沟县为实施主体的114个重建项目全部开工,主体完工、竣工49个,完工率45%,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支付资金7.86亿元,1045个项目要件办结985个、办结率94.3%。

  ——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组建生态文明审查组,对98个重建项目开展生态文明和旅游要素审查。推动13个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类项目,清理震损林地5000亩,补播草种11.7万亩。启动“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筹建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一期)项目主体建设。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累计整改销号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1个,省州督察问题90个。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4],大力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完成“四旁”植树25万余株,巩固退耕还林8.04万亩,加快推进白河、勿角、大录3个乡“以电代柴”试点项目。

  ——重点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将地灾治理作为生命工程,优先启动并基本完成72处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全面完成63处地灾排危除险项目。落实847名地灾监测员实时监测813个地灾隐患点,开展地灾防治应急演练100余场13400人次。建立完善灾害气象预报、应急会商、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及地质环境数据库,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分类开展受损土地资源复垦整理。

  ——推进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支持九寨沟景区恢复提升,同步建设甘海子生态文化旅游区、神仙池生态旅游区、勿角民族生态旅游试验区等景区,九寨·鲁能胜地完成投资2.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6.88亿元,加快恢复提升国家级演艺集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育认定11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2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县和省级2018年有机认证示范县。创新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新模式,与邛崃市签订全域结对帮扶协议,与四川绵竹、浙江嘉善和平湖合作共建3个飞地园区,九绵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已开园运营,嘉善—庆元—九寨沟产业园于11月8日开工建设。持续深化开放合作,与浙江嘉善、四川兴文正式缔结友好县,与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平湖市等建立合作关系,与香港麓米纳、中国华阳集团、京东集团、景域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6亿元。积极参与西博会、农博会、森博会和香港旅游推介会,成功引进项目5个,协议投资近20亿元。

  ——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50亿元的九绵高速、九若路、川九路、漳大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加快通用航空机场、川主寺至九寨沟县城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G544九寨沟双河至县城公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保罗路,完成永和乡通乡公路改建工程、马家乡通乡公路恢复重建和33.6公里受损村道恢复重建工程,实施完成安乐乡、大录乡、双河镇易地扶贫搬迁点通村通畅工程。启动漳扎镇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宜居县城建设,在全省民族地区率先启动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全覆盖,九寨沟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加快能源、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130个行政村(社区)宽带覆盖率达100%。启动实施总投资14.3亿元的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70个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34个,完工率达48.6%,漳扎镇小学校实现竣工,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主体即将完工,漳扎镇行政服务及旅游执法设施、民族体育馆、漳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等项目正加快推进。

  ——基本完成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全面完成14500户震损农房维修加固,目前已全部验收合格,兑付补助4955万元。3159户城房维修加固和70户农房重建全面完工。34户城房重建正加快实施,与旧城改造、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等同步推进,确保所有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在全州率先开展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业务,完成投保621户。

  ——成功应对“6·25”“7·10”特大洪涝灾害。科学分析震后防汛减灾形势,建立防汛减灾周调度、24小时防汛值班等机制,全覆盖开展“县、局、司、镇”[5]联合应急演练和乡村防灾应急演练。6月25日至7月10日,我县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造成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致使15个乡(镇)、130个村(社区)、8.13万人受灾,水、电、路、气全面中断,直接经济损失13.78亿元。灾情发生后,全县上下大力弘扬“九寨精神”,众志成城、抗击灾害,8000余名救援力量迅速赶赴一线,及时转移4284名群众,较短时间内恢复城区供水、供气和130个村(社区)应急供水,3天内抢通4条出县通道和全部通乡通村道路,5天内基本恢复供电,大录乡八屯村460名群众成功避险,实现重大自然灾害“零伤亡”,再次创造抗击自然灾害的奇迹。

  二、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高质量推进脱贫奔康

  一年来,我们严格落实“脱贫奔康年”部署,紧盯“县摘帽、5个村退出、530人脱贫”任务,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五大行动”“月比月·年比年”“百日攻坚大会战”等活动,顺利通过2018年度贫困对象退出验收暨党委和政府脱贫成效考核验收州级初检,样本量贫困户认可度、非贫困户认可度满意度均达100%。

  ——全面推进硬件达标。对标“一低三有”“一低五有”“一超六有”[6],投入22个扶贫专项资金2.04亿元、涉农整合资金1.43亿元,大力实施质量、品牌、产业、基础、基层治理提升“五大工程”,加快农村风貌改造、“厕所革命”“路灯工程”和排污管网、安全饮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6·25”“7·10”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安排94个补短项目,确保硬件指标全面达标。全面完成建档立卡户120户440人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任务,创造了整村搬迁规模、集中搬迁人数和县级政府配套筹资三个全州第一。

  ——多措并举促民增收。依托对口帮扶力量,成功举办18场各类招聘会,向外输出农民工2595人,实现300余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支持符合用工条件的6581名群众参与重建。用好用活“四项扶贫基金”,在农村“五小工程”等项目中以“一事一议”“民办公助”等方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特殊困难家庭政策全面兜底”。成立全州首个县级电子商务协会,建成1个县级和33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80%农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销售额达1906万元,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和全省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落实3404个地灾监测、生态管护等公益性岗位,实现“有劳动力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投入1.66亿元新建3所学校、维修加固15所学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192名;本地培养学生硬上重本线11人,创历史新高,九寨沟中学成功创建省级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持续推进“健康九寨”建设,设立100万元临时医疗救助资金、521万元医疗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免费健康体检33406人次,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制机制,实现低保兜底1983人,发放资金360万元,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参保率均达99.6%以上。发放城乡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76.5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3.5万元。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县史馆(非遗展示中心)、新建图书馆和文化馆正式对外开放,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建成全州第一个乡风文明馆,投入8500万元打造17个传统村落。

  ——启动实施乡村振兴。在全州率先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编制县域乡村振兴“1+1+6+N”规划体系,选定罗依、白河、草地3个乡,陵江七里、大录沙勿、永丰双龙等6个村作为试点。开工建设4个农业类重建项目,打造6大类种养殖基地、4个产品初加工基地,实施“九寨沟+”品牌培育计划,深化“1+N”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年实现收益449万元。加快构建“一核三治”乡村善治体系,创建4个省级、27个州级、21个县级“四好村”,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土地管理等改革,确权登记土地8.8万亩、流转土地1.01万亩,大力开展土地增减挂钩[7],成功立项白河、马家两个项目区,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266.3亩。

  三、坚持民族团结、居安思危,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年”活动,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确保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民族团结显著增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七进”活动和“全域发展·同心共建”活动,成立三州首个县级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打造“雲丹桑吧”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示范点,创建44个民族团结州级示范(先进)单位、57个县级示范单位,打造2个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九寨特色民族团结“7个一”。扎实开展县级领导联寺联僧,在全州率先完成文明和谐平安寺庙创建工作,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平安寺庙4座、州级文明和谐平安寺庙7座,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成果。

  ——社会治理力度空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恶势力团伙2个,破获涉恶系列案件12起。常态化开展社会治安巡逻、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5起、查处治安案件196起、交通违法行为15632起。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成“一标三实”人口信息核查17851人。创新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制”机制,排查化解矛盾849件,落实稳控措施806条,县级领导接访群众42批179人次。深入开展“一反两防”专项斗争,强化重点人员动态管控,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安全形势持续好转。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督查、月报告”常态化管理,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和“秋风行动”,开展各类安全检查885次,处罚企业35家,打击违法行为59起,排查安全隐患1419条(已整改1391条),关停整治非法采砂24处,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重建项目质量监管,探索“省级季巡查、州级月督导、县级周检查”三级联动体系,累计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检查655次,发现问题624个(均已整改),罚款112.5万元。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县域内目前未发现一起疫情。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制发《九寨沟县9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构建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等综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系。

  四、坚持依法行政、提能增效,纵深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党建提升年”部署,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努力建设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法律八进”活动,开展法治宣传310场次,解答法律咨询720人次。建立健全县级领导信访包案和定期接访、重建政策法律咨询等制度,依法依规解决震后中小企业贷款偿还等问题,成功化解19个信访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受理法律援助20起。举行33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的宪法宣誓仪式,进一步激励政府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持续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办理行政许可项目1418件,非行政许可事项9409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2件、政协提案57件,办理满意率均达100%。

  ——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召开传达学习会议89次、集中学习会议12次。依托挂职干部与本土干部“1+1”“1+N”帮带制度,全面提升政府系统干部综合能力。落实22个扶贫专项、灾后重建等项目责任制,通过服务项目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启动旅游、教育、文化等10类人才工作站和旅游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全覆盖推行“课堂学+实践干”培训模式,举办各类培训班82期,培训干部12500人次。

  ——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认真落实扶贫领域“3+2”专项治理和“廉洁细胞”工程各项部署,全面整治扶贫、重建领域违纪违规问题。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审计监督,整改完成78个省、州监督检查和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制发《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干部履职风险提示清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217名重建重要岗位干部赴锦江、阿坝、金堂监狱参加“体验式”警示教育,配合纪检机关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1件51人,党纪处分51人,移送司法机关提起公诉2人,收缴违纪款173.4万元,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一年来,物价、气象、统计、人防、外事、港澳、台侨、保密、老龄、机关事务、防震减灾等政府工作都取得新的成效,为全县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经受了异乎寻常的严峻考验,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艰辛努力,取得了极不寻常的阶段胜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浙江省嘉善县、平湖市等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单位,民盟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工委、成都大学、省政府驻京办、华西集团、成大附属医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文轩职业学院、邛崃市等省内对口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倾情援助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州驻县单位,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九寨沟县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回顾一年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四届五次全会已明确指出,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三个滞后”“三个制约”“三个短板”[8],我们也深知政府工作距离县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待恢复提升,灾后重建发展提升类项目支撑不足,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渠道仍需拓展,“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亮点不多,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还需增强,政府行政效能还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2019年工作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按照县委部署,201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和省委彭清华书记重要指示,按照州委、县委全会决策部署,紧盯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从严治党等重点工作,牢牢抓住“五个关键”,高质量推进灾后重建,高质量实现脱贫奔康,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共同维护民族团结,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建成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全域旅游、脱贫奔小康的典范,为实现“两地一典范、美丽新九寨”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的工作主要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6.4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比上年目标任务增长40%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8亿元,与上年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亿元,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增长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4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5元,增长9.5%,接待游客9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07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基本完成重建任务,推动美丽新九寨建设再上新台阶

  按照州委“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留足一年完善”要求,全力推进重建项目、漳扎镇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和宜居县城建设,加快恢复发展县域经济,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力争年内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5亿元,超过规划总投资的75%;累计完工项目95个,占重建项目总数的85%。

  ——推进漳扎镇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多规合一”,围绕功能区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配套、绿色产业培育等重点,尽快编制《漳扎镇总体策划及规划设计》等6个既定的规划设计方案,形成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配套、绿色发展的格局。加快既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栖息地修复等3个生态环境修复类项目、九寨沟县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等6个地质灾害防治类项目和27个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恢复类项目,改造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整治环境卫生和镇容村貌。争取发展提升类项目,多渠道争取漳扎镇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水环境综合治理等7个发展提升类项目和资金支持,抓好项目实施。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突出“疏解功能、提质控量”,推动漳扎镇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完成漳扎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坚决依法重拳打击违建、遏制增量,着力减少低端住宿和餐饮等过剩服务供给,加快疏解城镇非旅游核心功能,为提质增效腾出空间。

  ——推进宜居县城建设和南坪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找准城市定位,按照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南坪旅游服务中心,不断提升县城旅游服务功能。对照标准、补齐短板,确保撤县设市顺利推进。抓好基础夯实,加快污水处理厂、第二水厂等市政设施改造,推进第二小学、民族体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启动县城城市中心公园、滨江路示范街、永丰乡菜园村小九寨景区等项目建设,改造休闲广场、公共绿地、背街小巷和生态停车场,全面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城市管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水平。大力实施城市生活垃圾、车辆秩序、市容市貌、弃土运输、建筑工地、市政设施管护“六大”专项整治,努力创造宜居宜业、和谐稳定的城市环境。

  ——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监测预警,完善气象预报、应急会商、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健全813处地灾群测群防体系。不断强化应急保障,完善“县、局、司、镇”防灾减灾指挥机制,加强物资储备能力和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完成25个动态防治、8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和9个神仙池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建设。全力做好水库除险、抗旱应急水源、河道清淤等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县城堤防维修加固和漳扎、大录堤防建设工程,抓好白水江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推进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省级)建设,不断夯实防灾基础。

  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民族地区脱贫奔康的典范

  统筹对口帮扶资源,分类推进乡村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五大”振兴,高质量通过省级验收考核,积极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努力打造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的典范。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增强造血功能,聚焦“20户74名贫困人口脱贫”年度目标,投入资金0.9亿元以上,分类推进生态、旅游、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社会扶贫和精神扶贫,高质量打好三年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电商扶贫,建设电商服务点50个,帮助贫困群众网上销售特色农产品,力争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持续推进生态扶贫,推广“合作社+管护+贫困户”模式,落实生态管护员1598名。补齐基础短板,加快完善村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农村危旧房264户。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网改造工程、路灯提升工程,改造农田灌溉面积2000亩,新建和修复田间作业道30公里,改善4589名农村居民用水条件。推进志智同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少于90场次。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四好”风气引领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注重规划引领,加快编制《乡村振兴战略“1+1+6+N”规划》,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启动3个试点乡和6个试点村乡村振兴工作。振兴乡村产业,实施基地提质增效、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工程,建设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融合园区,加快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新格局。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社会保障”等新模式,让农牧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信贷投入,落实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500万元,建成农村金融服务点3个。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宜居村寨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探索农村污染综合治理新模式,争创一批“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加快农田灌溉、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和太阳能提灌站等工程建设,完成无电村通电工程。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教育事业改革,推动省内师范院校与县开展校地合作,完善教育质量评估方案,抓好“控辍保学”,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200名,落实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50人。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快推进县中藏医院重建项目,完成第二人民医院(国际旅游应急医疗保障中心)、县人民医院等重建项目;全面实施“健康九寨2030”规划,建设“互联网+医疗”“网络医院”,完成卫生健康机构改革整合,优先发展妇科、产科、儿科,建成以慢性病、地方病、高原性疾病等为特色的6个优势专科学科群,推动省三甲医院引领县内医院发展。积极推动文化繁荣,积极备战阿坝州第十五届运动会和九寨沟县全民健身运动会,精心筹办2019年九寨元宵晚会、涂墨狂欢季等活动,规范化建设文化室、农家书屋36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不少于1440场次,不断丰富广大群众文体生活。大力提升保障能力,推行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就业培训,落实就业扶贫及灾后就业援助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60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99%以上。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和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三、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始终把灾后重建作为最大发展机遇,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旅游提档升级、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加快构建“一主两核三带”[9]绿色发展新布局,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抓好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完成九寨沟县小流域水土保持流失综合治理等6个生态修复保护类项目,恢复林地68213亩。全面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完成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回头看”,持续推进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认真落实“河长制”“河警长制”“湖长制”,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扎实推进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县域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抓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完成甲勿海大熊猫保护研究园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白河、勿角、大录3个乡“以电代柴”试点项目。积极争取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试点。建立项目生态文明审查常态化机制,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公路运输抛洒滴漏、环境卫生扬尘等专项整治,推进乡村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和“厕所革命”,新建城乡厕所17座、改建32座,筹建九环沿线8个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2座垃圾中转站,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力争农户参与率达到95%。

  ——推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加快建设旅游景点,全力做好九寨沟景区开园准备工作,重点打造甘海子生态文化旅游区、神仙池生态旅游区、勿角民族生态旅游试验区、九寨·鲁能胜地等景区,加快完善智慧旅游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民宿,建设2处自驾营地,开辟九寨全域旅游线路,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先行地。加快丰富旅游业态,积极打造南坪温泉小镇、水扶州历史文化小镇,培育1家旅游餐饮龙头企业,打造2条美食街,认定30家旅游餐饮示范点,举办1次美食节,推动九环沿线酒店餐饮业振兴发展。加快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境内国省干线标识标牌,恢复2处咨询服务点,建设A级以上标准化旅游厕所4处,提升打造1条特色街区,成立1个手工艺合作社,打造1个智慧旅游购物示范点。继续推进“百名旅游英才计划”,提升旅游从业者综合能力。

  ——推进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畅通外部交通,力争开工建设G544九寨沟双河至县城公路改建工程、川主寺至九寨沟县城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推进九绵高速、川九路建设,分别完成投资16亿元、7.1亿元。力争完成九若路和漳大路建设,储备S445线永若路野猪关梁子隧道、喇嘛岭隧道、迭九路优纳卡隧道项目并争取纳入“十四五”规划,加快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改善内部交通,启动保罗路、县城环线、漳扎镇骑游步道、人车分流等项目建设,完成G247双河至青龙桥大中修自主工程,改造通乡通村公路50公里,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加快推进农产品集散、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加快陵江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黑河特色农业试验区和玉瓦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九寨沟”矿泉水、酒、水果等特色产品。强化“三品一标”认证,严格市场准入机制,争创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新发展飞地经济[10],加快“飞地”园区建设,建立健全“飞地”园区市场化利益分享机制,力争九绵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企业入驻率达50%,嘉善—庆元—九寨沟产业园年底前基本达到开园条件,九寨沟—平湖产业园年内全面开工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完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县级电商物流中心改造及提档升级,建成50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个县级O2O体验店,1个旅游电商扶贫示范基地。探索特色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在全域发展咨询委员会组建康养产业专家组,引进一流医疗、保健、康养机构和企业,打造世界休闲康养目的地和示范区。支持发展民营经济,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采取落实普惠性税收政策、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企业奖补等措施,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拓展市场、人才引育,鼓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科学编制《九寨沟县智慧城市总体规划》,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共同建设智慧九寨大数据平台。加快组建城市管理运营中心、指挥中心,整合全州旅游数据资源,重点开发旅游大数据,探索民族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九寨模式”。

  ——推进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系统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投、城投、文旅投和农投等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抓好生态文明、医疗卫生、司法体制、科技创新等改革任务,全面增强发展动能。着力打造开放合作平台,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深化川甘青交界地区合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旅游品牌共同打造、特色产业统筹布局、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积极构建区域开发开放新格局。全面加快招商成果转化,积极对接在谈项目,促进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已发布的22个重点招商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未开工、在建项目进度。加强项目包装策划,开拓目标市场,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投资环境。

  四、坚定维护民族团结,持续开创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

  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力抓好民族团结、综治维稳、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成果,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巩固民族团结成果。总结提炼创建经验,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申创州级示范(先进)村13个、乡(镇)7个、机关5个、企业3个、学校3个。总结提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经验,形成具有九寨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夯实民族团结基础,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推动民族宗教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具有九寨特色的宗教管理模式。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培养15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设3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点,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文化新村。积极创建第五届省级文明城市,全面推行“八大行动”,不断提升干部群众文明素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公安队伍和民兵预备役队伍业务培训,强化国防建设,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向纵深发展,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队伍战斗力。做实群防群治,充分发挥“天网”“雪亮工程”[11]作用,完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及“雪亮工程”验收,统筹公安、武警等力量和网格员、民兵等群防群治力量,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防范暴恐事件。注重纠纷化解,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妥善解决灾后重建、征地拆迁、宜居县城建设等工作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强化治安整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涉赌涉枪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净化治安环境。

  ——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完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预警体系,严格源头管理和痕迹化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预警监测,深入推进“三进工地”活动,常态化开展施工安全、道路安全、林草安全检查和地灾预警监测,努力提升旅游应急综合保障能力。加强宣传培训,突出“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主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大力提升安全意识。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目标考核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和事故查处力度,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五、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展现政府自身建设新气象

  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抓好正风肃纪,切实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提升政府法治水平。不断加强法治教育,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全面开展“法律政策八进”活动,强化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巩固全国法治示范县创建成果。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切实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优化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凝聚力。

  ——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12],落实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乡(镇)挂点联系帮扶,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和完善绩效考核及奖惩措施,严格执行目标绩效考核二次分配制度,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提高行政能力,持续推进决策机制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设立100万元的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教育、卫生、旅游等专业人才90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本土干部人才队伍。

  ——加强廉政勤政建设。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大力实施“廉洁细胞”工程,建立巡察机构与审计、信访多部门协作机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集中整治重点领域,紧扣灾后重建、脱贫攻坚两大关键,持续推进扶贫领域“3+2”“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重建项目贪腐问题自纠自查,配合开展省、州重建委监督检查和省审计厅跟踪审计。全面深化廉政建设,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着力健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体系,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和风险防控,严格遵守重大预算支出程序。

  2019年,我们继续为民承诺10件实事:一是巩固脱贫成效,如期完成整县摘帽任务;二是完成白河、勿角、大录3个乡“以电代柴”试点项目,覆盖2300户农村居民;三是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提升264户;四是漳扎小学正式复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200人;五是完成漳扎镇第二人民医院、县中藏医院重建工作;六是开发公益性岗位800个,新增城镇就业560人,开展技能培训600人次;七是建成并开通乐享九寨APP水电气缴费系统,实现城乡居民水电气网上缴费便捷服务;八是开通县城到罗依等公交线路,新建33个乡村公交招呼站台和1个停车场;九是完成13处地灾治理,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十是完成九寨沟县民族体育馆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办好州第十五届运动会。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昼夜兼程、苦干实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气概,切实肩负起努力建成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全域旅游、脱贫奔小康的典范的历史重任,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的历史篇章!

  附件1

  2018年为民承诺10件实事办理情况

序号承诺实事责任单位完成情况1如期完成“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任务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已完成5个贫困村退出、157户530人脱贫任务,县摘帽已通过“州检”,正积极准备迎接“省检”“国检”2全面启动漳扎镇小学校及漳扎镇双语幼儿园重建工作,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100名县教育局漳扎镇小学校实现竣工,漳扎镇双语幼儿园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资助贫困学生1192名3开发公益性岗位1264个,劳动技能培训1100人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发公益性岗位3404个,劳动技能培训1968人次4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改善4021名农村居民用水条件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已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改善4589名农村居民用水条件5落实生态管护员1598名,确保贫困家庭全覆盖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全面完成6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参保率均达到99.6%以上,参保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将5209户8370人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提高到170元/月·人,兑现1610.72万元(其中政策兜底1989人362万元)7全面完成无电村通电建设项目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大录、玉瓦2乡已完成;
白河、安乐、马家、郭元4乡已完成建设任务的90%,预计2019年1月完成;
永和、草地2个乡新增10个村改造任务,预计2019年4月完成8完成乡村旅游技能培训300人,重建2个旅游扶贫示范重点村县旅游发展局已完成乡村旅游技能培训300余人次,完成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郭元乡青龙村、白河乡太平村)创建打造工作9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县发展和改革局已全面完成5个乡(镇)7个村120户4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10完成县城公交站台改造工作县城市管理局改造县城公交站台20个、招呼站31个并投入使用

  附件2

  名词解释

  1.“四个全域·四个九寨”战略规划:在中共九寨沟县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提出的“全域奔康·幸福九寨”“全域旅游·生态九寨”“全域法治·和谐九寨”“全域党建·清风九寨”四个战略规划。

  2.两地一典范,美丽新九寨:在中共九寨沟县委四届五次全会上提出的“建设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努力建成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小康的典范,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

  3.“1+5+5”重建工作体系:指“一个核心班子统筹领导、五项工作制度压实责任、五个创新机制推进项目”的工作体系。“一个核心班子统筹领导”即组建重建委,下设13个专项工作组,并根据灾后重建工作阶段特点,适时对重建委成员及各专项组职责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五项工作制度压实责任”即制定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推进制度、重建政策落实制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任务和工作责任落实落地;“五个创新机制推进项目”即建立项目要件“并联审批+主动服务+包干办理”机制、项目审查“空间规划+生态文明,两个漏斗”机制、项目推进“领导包项+片区指挥+行业负责”机制、项目建设“工程总承包+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项目监管“廉洁细胞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机制,全力推进重建工作。

  4.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指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

  5.县、局、司、镇:指九寨沟县、九寨沟风景名胜管理局、大九寨旅游集团公司和漳扎镇。

  6.“一低三有”“一低五有”“一超六有”:“一低三有”,即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一低五有”,即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一超六有”,即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3600元,并按照国家扶贫标准逐年递增),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7.土地增减挂钩: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即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8.“三个滞后”“三个制约”“三个短板”:中共九寨沟县委四届五次全会指出,当前九寨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三个滞后”,环境资源、地质灾害、人口人才“三个制约”和创新不足、担当不力、作风不实“三个短板”。

  9.“一主两核三带”绿色发展新布局:中共九寨沟县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坚持“生态为主”,突出“两核共兴”(即建设漳扎镇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和南坪旅游服务中心),推动“三带共建”(即依托九环西线、从弓杠岭至双河一带的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带,依托九环东线、从双河至郭元和勿角一带的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带,依托九若路、从陵江至大录一带的生态文化旅游培育带)。

  10.飞地经济: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特点为由点对点的企业转移转变为区对区的产业转移,由单纯的资金承接转变为管理与项目的复合承接。飞地经济是与飞地本身具有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比较优势和产业关联与飞地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论的综合运用。

  11.雪亮工程:指利用农村现有电视网络,将公共安全视频监督信息接入农户家庭数字电视终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专群结合,通过实时监控、一键报警、分级处置、综合运用,实现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无缝覆盖。

  12.“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11月28日,州委书记刘坪在全州“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动员大会上指出:启动开展领导干部和部门联户联情、联寺联僧、法律政策七进“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激励全州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群众,在与群众常来常往、常联常亲中锤炼党性、转变作风、为民服务,推动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为加快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全力打造“三个典范”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作风保证。

版权所有:全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全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500974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