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学习周智夫事迹心得体会(周智夫讨论发言合集)

学习周智夫事迹心得体会(周智夫讨论发言合集)

发布时间: 2021-10-18 11:56:11 浏览:



       1做像周智夫一样纯粹的人

79年前,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全党同志向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周智夫离休前系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医院副政委,干着同样为党和医疗工作奋斗的事业,拥有同样纯粹的品质,他用一生爱党信党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塑造了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的形象。

信仰坚定塑造纯粹之心。“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作为拥有75年党龄的老党员,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不论是面对生死考验还是利益诱惑,周智夫始终不低头、不弯腰,保持忠诚信仰,气节坚定,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一辈子的坚守。这种对党绝对忠诚的执着追求和“摒弃所有,只余党心”的政治品格,正是周智夫纯粹党心的体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塑造这颗纯粹的党心,是一个“提纯”“补钙”的漫长过程,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紧跟党的步伐,聆听党的声音,用一点一滴的行动,高筑笃志笃行的信仰高地。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学习周智夫对党的忠诚之心、纯粹之心,始终把准把稳党的旗帜方向,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熏陶,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才能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优秀党员干部。

担当奋进激发纯粹之能。“革命军人四海为家,党叫咱干啥就干啥。”一个把党的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才会激发出纯粹之能。周智夫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党员,但他在自己平凡的一生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一以贯之保持着共产党人担当奋进的纯粹底色,激发担当奋进的纯粹之能。革命工作39年,4次跨省调动,20多次变换岗位……家越搬越远,环境越换越艰苦,任务越来越重,但周智夫的工作越干越出色,这份对党的事业拼搏努力的劲头,源自于他对党的事业那份纯粹的热爱。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党员干部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重任,要坚定“困难面前有我,我面前没困难”的思想,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用担当奋进的纯粹之能扛起党和人民事业的重担。

立德齐家凝聚纯粹之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产党人家风建设的深刻总结。周智夫把念党情报党恩作为红色家风之魂,他常说,“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没有任何杂质的,对党不会有丝毫虚假。”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三多三少”“三个不超标”等原则“界限”,凡事务必符合“规定”,通过点滴细微处,彰显优秀共产党员的德行、品行。“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以身作则,为子孙后代传承纯粹的红色家风,立下家训,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要子孙后代永远跟着党走。这是他对子女的深沉大爱,也是传承的最好家风。“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作为党员干部,首先就要把爱党、爱国和爱家有机结合起来,秉持那股纯粹的红色家风,以至爱、至朴、至纯之心立德齐家,永葆老革命至纯至粹的精神品质。

周智夫虽未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纯粹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纯粹的党员是怎样炼成的。品读周智夫的纯粹,做像他一样纯粹的人!


                    2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面镜子

 周智夫同志,半生戎马,一心向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叫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坚守信仰 “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这是年迈的周智夫同志发自肺腑的炽热心声。周智夫19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走上革命道路。战争年代,面对生死考验,他对党忠贞不渝;
和平建设时期,面对各种诱惑,他理想信念坚如磐石。一名党员对党忠诚纯粹,就是对党忠诚老实,愿意为信仰献身一切。即使是走不动了,还是想听听党的声音,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周智夫同志是躺着听完习主席报告。周智夫同志一身正气,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无比忠诚,高高树起了共产党人的鲜红旗帜。

 不忘初心,对党忠诚 周智夫革命工作39年,4次跨省调动,20多次变换岗位,认真践行了“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条。对于党和国家做出安排决定,周智夫同志毫无怨言,一心践行,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生动展现了老革命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忠诚是人生的本色,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亦是职责,周智夫同志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以“对党绝对忠诚”永葆政治底色。

 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他自觉把党内政治生活当成锤炼党性、坚定信念、提高觉悟的大熔炉,始终保持了很强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1968年6月,在重庆工作了稳定下来的周智夫,组织又派他去第二炮兵某基地医院工作,他二话没说带着一家人赶赴云南。家越搬越远,环境越换越艰苦,任务越来越重,但周智夫的工作越干越出色。在平凡是事业上面,干出不平凡的工作,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这是对他最大的奖励。同时也将青春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和为民谋幸福上面。

不忘初心,立德齐家 “子孙后代永远要跟党走”,这是周智夫的家训。2012年暑假,周智夫的大孙女带着孩子来北京看望他,期间小孩感冒发烧急需到医院治疗。孙女外出打车没打上,请爷爷要公车送又被回绝,便私自以爷爷的名义向所里要了车。周智夫知道后严厉地批评:“我们家从没因私事用过公车,你这样做坏了规矩,以后不能这样子,否则就别来了!”这件在普通人看来合乎情理的事情,在周智夫眼里却是“坏了规矩”,违背了原则,通过平日里的言传身教,周智夫树立了良好的家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他对子女的深沉大爱,也是传承的最好家风。

典型引领方向,榜样凝聚力量。让我们像周智夫那样,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以感恩之心服务人民群众,信仰永不迷失、奋斗永不止步,传承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好作风,我们要以此为榜样,树立远大志向,向周智夫同志看齐。

           3周智夫事迹材料
周智夫,江苏睢宁人,1924年11月出生,1943年9月入党并参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1982年3月离休,离休前系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医院副政委,现为北京卫戍区海淀第27离职干部休养所副师职离休干部。曾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因战负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1955年被授予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15年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周智夫投身革命以来,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始终自觉自律、纯正家风,以赤胆忠心践行了爱党信党跟党走的铮铮誓言。2018年1月18日,他在病重之际委托家人一次交纳党费12万元。习主席和军委首长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周智夫同志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一辈子坚守信仰,永立老党员笃定笃行的精神高地

  作为一名入党75年的老党员,周智夫从穷苦孩子进步为革命青年,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领导干部,亲身经历了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从贫穷苦难走向崛起强盛,心中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一生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就是跟着真理走、跟着光明走、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

  “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周智夫出生在苏北革命老区,亲眼看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的悲惨景象,目睹国民党拉差抓夫的粗暴行径,同时也见证了八路军浴血奋战打鬼子的英勇壮举、党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切身感受到共产党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好,逐渐萌生了加入革命队伍的念头,心中播下了向党靠拢的种子。19岁那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军走上革命道路。革命战争年代,面对生死考验,他对党忠贞不渝;
和平建设时期,面对各种诱惑,他理想信念坚如磐石。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周智夫常常回忆峥嵘岁月,念念不忘党的恩情,总惦记着为党再尽绵薄之力。2017年7月的一天,重病在身的周智夫把二女儿周卫平叫到床前,交代说要拿出12万元积蓄交党费,并反复叮嘱赶快办。今年1月20日,当组织派人把中组部的党费收据交给周智夫时,戴着氧气面罩的他顿时热泪盈眶,双手捧着凝视良久,激动地与二女儿击掌庆贺:“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什么挂念也没有了。”

  “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用这一生去报答。”周智夫右胸下部有个10厘米长的凹陷,这是在战场上留下的伤痕,每每看到都让人心头一颤。1946年4月,他任新四军淮北七分区独立四团二营四连支部书记,在安徽豪城外阻击国民党军队抢粮的战斗中,被一颗子弹打中左肩、贯通右肺。战友们不顾个人安危,一边与敌人殊死战斗,一边用担架抬着他转移,冒着枪林弹雨突破道道封锁线,先后7次辗转治疗,终于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这次战伤,周智夫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每次想起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他总是老泪纵横:“当年战斗环境那么恶劣,党始终没有丢下我。我现在这条命是党给的,没有党就没有我们这一家子。”周智夫在《历史思想自传》中写道:“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这是他发自肺腑的炽热心声,也是他爱党许党的真情流露。2016年8月的一天,周智夫拉着上门巡诊的卫生所所长张杰军愤慨地说:“如果再打起仗来,我还要上战场,你们年轻人也要主动请战!”

  “我虽然走不动了,但还想去听听党的声音。”周智夫文化底子薄,为了思想能跟上革命队伍,一直把党的科学理论作为真经来信奉、作为心经来钻研。他常说,不看书不读报,脑子就会空荡荡,思想就会落伍掉队。年逾九旬,他一如既往听广播看新闻,最爱学的文章是习主席讲话,最爱读的报纸是党报党刊,最爱看的电视是“新闻联播”和革命战争片。周智夫常说,人老了身体容易流失钙,但精神上的“钙”决不能丢。有一次,小女儿看到父亲躺床上吃力地读报纸,心疼地说:“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学个啥?”周智夫说:“不学习咋进步?人越老越不能糊涂,越要通过学习保持头脑清醒。”周智夫非常热爱学习,放大镜、助听器、笔记本是他学习的“三件宝”。前几年,他听力严重下降,为了能听清党的声音,一向节俭的他自费1万多元购买了助听器。每次单位组织学习文件、政治教育、党课辅导,他都是戴着助听器竖着耳朵听,生怕漏掉一个字。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周智夫很想听听习主席的声音、看看大会的盛况。他因多处骨折卧病在床,就让家人把他抬到客厅,从头到尾聆听了习主席所作的报告。那些天,他拿着放大镜反复学习十九大报告,由衷写道:“热烈祝贺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祝贺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  

 

一辈子对党忠诚,永葆老革命至纯至粹的精神品质

  一名党员对党忠诚纯粹,就会向党敞开心扉,就愿为党奉献一切,就能给党增光添彩。周智夫是名普通党员,在平凡的一生中,始终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让干什么就坚决不干,一以贯之保持着共产党人忠诚底色。

  “革命军人四海为家,党叫咱干啥就干啥。”周智夫革命工作39年,4次跨省调动,20多次变换岗位,认真践行了“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条。1945年,时任五连指导员的周智夫随部队攻打高作镇,战斗结束后,上级将五连合编到六连,他由正职调整为副职,没有半点怨言。打下皂河镇后,上级为了扩大主力,调他到地方区队做发展队伍工作,他愉快地服从命令。1957年初,一纸命令,周智夫从南京调往重庆炮校工作,离开生活33年的家乡。他毅然带着妻子和4个未成年的孩子,拎着2个竹编包及时报到。1968年6月,在重庆工作了11年的周智夫,家庭和工作安稳下来。这时组织又派他去第二炮兵某基地医院工作,他二话没说带着一家人赶赴云南。家越搬越远,环境越换越艰苦,任务越来越重,但周智夫的工作越干越出色。

  “对组织要有一说一,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没有任何杂质的,对党不会有丝毫虚假。周智夫档案里存放着19页纸的《历史思想自传》,字里行间充满着深刻检视、表露着坦诚坦荡。入伍不久,他发现家人私用村民为民兵捐献的5斤粮食,没有及时向组织报告,为此愧疚不已:我对不起党,我入党比参军早,什么事都不该对组织隐瞒。1953年12月,周智夫明知贫农出身对自己更好,还是如实报告家庭经济情况:30亩地、4间房、1块约2亩地的梨园、1头牲口、2辆小平车,虽然土改时被划为中农,但从未后悔过;
他剖析反省入党动机时,多次提到自己不够纯正,主要感到抗日很神秘,将来一定能吃得开;
回忆第一次参加战斗,他反思自己有怯战心理,战斗打响时有压制不住的害怕,等等。周智夫对党赤诚是一贯的,是超越亲情的,从不遮遮掩掩当“两面人”。2014年的一天,小女儿向父亲谈起党内腐败现象,周智夫不相信这是真的,感觉女儿在抹黑党的形象,应该如实向组织反映这个事。第二天,得知父亲要“检举”自己,女儿赶忙找来相关权威报道读给他听。周智夫沉默许久,“真没想到!要不是党中央和习主席力挽狂澜,还不知道会严重到什么程度!”

  “自己苦点没有啥,少给组织添麻烦。”周智夫给自己定下多为组织着想、多替组织分忧、多给组织添彩,少向组织提要求、少对组织讲条件、少给组织添麻烦的“三多三少”原则。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七院任军管会副主任期间,一家四口与另一家挤在60平米的两居室里,有几次换房机会,他都让给了别人。1984年,周智夫等一批离休干部按计划要搬进新干休所,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一般,很多人都不愿意要,他主动领取了一楼的钥匙。眼看就要搬家了,时任政委朱南璋面带难色找到周智夫商量:“周老,有位同志行动不方便,想跟您换一下房子,您看……”周智夫痛快答应:“只要能为组织分忧解难,我住哪都一样。”周智夫一直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去年3月,周智夫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生活难以自理,干休所专门安排一名战士保障送饭,没几天他就请了保姆,尽量不给组织添麻烦。

  “过组织生活就像过日子一样,要认认真真用心过。”周智夫自觉把党内政治生活当成锤炼党性、坚定信念、提高觉悟的大熔炉,把参加组织生活看得比啥都重,每次都认真准备、踊跃发言,始终保持了很强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熟悉周智夫的人都知道,他平时很少出远门,就连所里组织的踏青、秋游他都很少参加,但上党课却一次不落,每次都提前到、坐前排,是出了名的积极分子。干休所政委姜东军记得,2016年5月的一天,他上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辅导后发现周智夫没有走,便上前关切地询问。原来周智夫感觉身体越来越支撑不住了,坚持上完最后一堂党课,特地留下来当面向他请假。姜政委深有感触地说,“一个老同志,身患重病还坚持听课,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才请假,体现了多么强的党性!”

 

一辈子艰苦奋斗,永固老同志朴素朴实的精神境界

  艰苦奋斗易在一时,难在一世。周智夫无论职务晋升、为官一任,还是待遇提高、离职休养,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带头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好样子。

  “有活干是件很充实的事,不干工作党要咱干什么。”在单位同事的眼里,周智夫是有名的“工作狂”,他把工作当事业来干,常年累月拖着残疾身体加班熬夜,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在5个子女的印象中,父亲是个很忙的人,虽然家近在咫尺,一家人却聚少离多。周智夫先后在江苏、重庆、云南、北京等地工作过,所到的大多是新组建单位,面对工作任务重、矛盾问题多、时间要求紧,他没有打“退堂鼓”,经常激励自己:“党员干部就是带头吃苦奉献的,没有困难叫我们来干什么。”他在重庆炮校工作10年零5个月,先后在连队指导员、干部科长等6个岗位任过职,每个职位干得都非常出色。1976年5月,周智夫因战伤复发不能正常参加工作,组织安排他提前离岗。那段时间没事做,他浑身不自在,好几次对老伴说,我一定要把身体养好,争取还能回到岗位上做点事。

  “待遇是组织给的,有标准也要省着用。”周智夫常说,待遇好是党对老干部的关心,但我们不能可着劲用。他对自身要求有“三个不超标”,即住房、用药、用车不超标。离休多年一直住着90平米的公寓房,直到2008年才分到102平米的经适房;
近些年,周智夫医药费统筹年标准是2.8万元,他平均每年连一半都用不到,近20年没有外出疗养过。2014年7月,周智夫的骨质疏松病情加重,接连发生两次压缩性腰椎骨折。按照医嘱,卫生所购买了两种进口药。见药品的外包装跟以前的不一样,周智夫认真询问究竟,得知“这是治疗用药,符合规定”,才放心使用。今年2月22日,周智夫的病情稍微好转,便对家人说:“我在医院多住一天,就得多花好多钱,咱尽快回家吧。”女儿告诉他不用花个人的钱,他听后很不高兴:“公家的钱也不能随便花,而且更要省着花。”2012年暑假,周智夫的大孙女带着孩子来北京看望他,期间小孩感冒发烧急需到医院治疗。孙女外出打车没打上,请爷爷要公车送又被回绝,便私自以爷爷的名义向所里要了车。周智夫知道后严厉地批评:“我们家从没因私事用过公车,你这样做坏了规矩,以后不能这样子,否则就别来了!”

  “勤俭节约是个美德,我们给年轻人带好头。”周智夫的老伴一直没有工作,几个孩子上班前,一家人全靠他的工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资助6名亲戚念完中学。周智夫离休后,虽然待遇提高了,生活依然十分简朴。家里没有高档电器、贵重家具,至今仍在用五十年代的牙缸、饭盒,七十年代的沙发、钢管床。周智夫有一个跟随他40多年的衣柜,里面最像样的是一条马裤呢军裤,从他任基地医院副政委一直穿到现在;
最崭新的是儿子周华去年给他买的3条短裤,到现在也没舍得穿;
最时髦的是外孙周洵穿旧了的棉服,他留下来自己穿;
最有年头的是一条洗得发白的秋裤,裤面上有10多个大小窟窿眼,裤口松松垮垮没了弹性。周智夫日常开支很节省,花每一笔钱都要记下来,翻看他的记账本,每一笔记得很详细,平均每月开支仅有几百元。后辈们都感到很纳闷,老人的工资这么高,为啥舍不得花呢?周智夫对他们讲:“我的工资是党给的,留着以后有大用。”  

  

一辈子立德齐家,永续老干部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只有重视家风家教,家庭这个细胞才能更健康,国家这个大肌体才能更强壮。周智夫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坚持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这是他对子女的深沉大爱,也是传承的最好家风。

  他对家人说:“公家便宜一点也不能去占。”无论在职还是离休,周智夫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基地医院任副政委时,女儿和几个干部孩子中午在医院食堂蹭了一顿饭。他知道后,对女儿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将几个孩子的伙食费全部补上。周智夫对自己严格要求,一是一、二是二,不占公家一分便宜。周智夫常给老伴交代,咱俩医疗保障标准不一样,我的药你不能用。一天晚上,老伴的阿司匹林用完了,跟周智夫商量用一下他的药,他很认真地说:“药可以借给你,但你要记住,买药后必须及时还给我。”大女儿周雪文也患有心脏病,随身常备速效救心丸。一次,她从重庆来北京看望父亲,周智夫发现女儿用的药和自己的一样,就要求她在药瓶贴上名字来区分。面对家人的不解,周智夫解释:他的药是公费保障的,不能一人公费医疗,全家免费吃药。

  他要求子女:“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奋斗。”在许多战友和邻居看来,周智夫是个不顾家的人,对子女前途进步很少过问。实际上,他的子女都是自力更生的普通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两个儿子参军入伍、退役安置,三个女儿工作分配、插队下乡,他都没有托过关系、打过招呼,5个子女被分别安排在重庆、江西、江苏和北京工作。周智夫经常鼓励子女:“不是爸不管你们,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这样才有意义。”在周智夫的言传身教下,后辈们很争气,都靠着自己的拼搏奋斗事业有成,成了邻里羡慕的34口和睦和谐大家庭。远在重庆的外孙女婿潘桂乐特别愿意来北京看望姥爷,他说:“每次和姥爷交流,心灵世界就受到一次净化洗礼!”潘桂乐在农村长大,经过一番努力打拼,所创办的房地产公司越做越大。谈及成功经验时,他动情地说,是姥爷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成就了自己。儿女回忆起过去经历,不但没有怨恨,还充满对父亲的敬佩。他们感慨地说,年轻时觉得父亲窝囊无能,现在感到他很高尚伟大。

  他立下家训:“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念党情报党恩是周智夫红色家风之魂,是传家的精神命脉。儿女们小的时候,他几乎每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要求汇报学习和做家务情况,讲评一周表现。他送给孙辈们的成人礼是战争年代的故事、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1989年12月,将满18周岁的孙子周东升过生日,周智夫专门把他叫到跟前,向他讲述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话语中充满着对党的无限感激。周东升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爷爷送给我的礼物十分珍贵,我要向爷爷那样念党情报党恩。上世纪70年代,边境作战,周智夫在部队服役的小儿子周卫民,刚被下了退伍命令。周智夫专门打电话到部队,要求儿子留队待命,随时准备报效祖国。为此,周卫民主动申请留队,后来所在部队没有上前线,他半年后才退伍回到江苏老家。2017年6月1日,周智夫在遗嘱中写道:“我希望5个儿女,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要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听党的话,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话!”

           4岁月峥嵘 党心不变
 

“这辈子跟着党走,下辈子还要做党的人。”周智夫这句话在我耳边久久回荡,他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战争年代,他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
和平年代,他在工作生活各方面自律慎行,始终对党爱的深沉,爱的浓烈。作为老党员老干部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信党、爱党、为党的誓言,为我们年青一代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

      对党一片忠心。周智夫生于战争年代,期间入党并投身革命,是随着党一起成长起来的。一路走来,他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深知党为了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血泪和艰辛。他始终坚定信念,对党绝对忠诚,自己定下多为组织着想、多替组织分忧、多给组织添彩,少向组织提要求、少对组织讲条件、少给组织添麻烦的“三多三少”原则。他把工作当事业夙兴夜寐,4次跨省调动举家迁移,如实汇报家庭情况划为中农……组织一声令下让干啥就干啥,毫无怨言,用一生践行对党忠诚的信条。

      为官一片清心。“待遇是组织给的,有标准也要省着用。”虽然职位一步步晋升,待遇一步步提高,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大,但从未迷失过,一直两袖清风、勤俭朴素。家中仍是七十年代的沙发、钢管床,即使外孙生病也绝不动用公车送医,衣服缝缝补补,子女求学就业也从不“打招呼”“托关系”……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为官,高位不高标,有权不私用,用一生奉行清正廉洁的做派。

      求学一片虚心。周智夫常说“不看书不读报,脑子就会空荡荡,思想就会落伍掉队”。对于学习他看得重,做得实,习近平讲话字字研读,党报党刊一期不落,新闻联播每天必看,党课学习节节必到……年纪大了,耳朵眼睛都不好使了,身体也渐渐不好了,却没有阻挡他学习的步伐。放大镜、助听器、笔记本成了他学习的“三件宝”,一片虚心,常思进取,时时学事事学,丝毫不懈怠,唯恐思想上落伍,用一生秉持了虚心向学的态度

              5向终身献给党的周智夫同志学习
 

无论怎样遥远,总有一些灿若繁星的名字,让后人永远地仰望。周智夫和他“把一切献给党”的人生,就是那熠熠闪耀的星辰,他以一名老战士、老党员对党的赤胆忠诚,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无私、乐于奉献的崇高境界。

     75年的党龄,不管是在烽火岁月,还是和平时期,他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信念指引——跟党走,党叫怎么干就怎么干。他在《历史思想自传》中写道:“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通过这充满激情的字眼,依然能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共产党人心中跳动的脉搏——追求共产主义,心甘情愿把生命献给党。不管别人理解还是误解,鼓励还是嘲讽,他都能坚定不移并泰然处之。在经受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后,更坚定了他跟党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和决心。

      他把念党情报党恩的红色家风作为传家的精神命脉,“红色家风”,是周智夫给家人和世人的最好精神食粮。周智夫立下家训:“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三个不超标”,是他坚持的标准;
“从没因私事用过公车”,是他的行为规范;
“公家便宜一点也不能去占”,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是他送给后辈的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他在遗嘱中写道:“我希望5个儿女,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要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听党的话,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话!”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周智夫同志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向上向善、忠诚奉献、艰苦朴素、大公无私。我们要像周智夫同志那样,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都要时刻保持一股劲,确保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丢、共产党人的本色不变、新时期的优良作风不松

                6一颗红星永向党
 

“多为组织着想、多替组织分忧、多给组织添彩,少向组织提要求、少对组织讲条件、少给组织添麻烦”……周智夫的一句句“人生信条”为他至纯的党心施上了厚重的红色,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了一名老党员铁心向党、一心为党、终身许党的信仰追求。

      坚守信仰“葆本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朴实无华的话语,是真情的流露,作为一名入党75年的老党员,是什么让周智夫坚信跟着党走呢?这是信仰的力量。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学习他的政治坚定,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一心为党、全力兴党,听从党中央的指挥,踏踏实实跟党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以贯之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

      担当进取“强底色”,“有活干是件很充实的事,不干工作党要咱干什么。”他把工作当事业来干,他甘于奉献、敢于担当,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活到老学到老”是周智夫的真实写照,“我虽然走不动了,但还想去听听党的声音”这是他至纯党性的彰显,他常说,人老了身体容易流失钙,但精神上的“钙”决不能丢。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学习他常怀进取之心,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常怀担当进取之心,知难而进,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才能跟上组织步伐“不掉队”。

      忠诚干净“不褪色”,“就像房间需要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周智夫经常参加组织生活会,自我剖析自己,不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来保持对党组织至真至纯永不褪色。他“律己”,从不占公家丁点便宜,一生勤俭节约、两袖清风;
他“律人”,敢于同不良现象较真,被认为是“小气的人”。作为党员干部是要学习他坚守底线,不越权严用权,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小节,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版权所有:全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全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500974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