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种子课》读后感1000字

《种子课》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1-10-12 11:27:21 浏览:

2020年的暑假,我认真拜读了俞正强老师编著的《种子课》一书。这本书从什么是种子课;
如何上好种子课;
感悟学生发展;
反思教师成长四个部分来阐述他的教学思想。读完这本书,自己对什么是种子课、如何上好种子课有了一定的认识,梳理如下:

一、什么是种子课。书中这样介绍种子课,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
一定有一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莳也若子”的课,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谓之“种子课”。“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谓之“生长课”。种子课就是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例如《厘米的认识》是长度单位的第一节课,而长度单位又是计量单位八种类型之一,所以它就是一节种子课。对于长度单位的认识,课本会安排三个课时,即厘米的认识、分米的认识、毫米的认识等等。《厘米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单位是一种规定;
单位与整体的关系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同。学生无论学习什么长度单位都会将这两种经验进行迁移。种子课就是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

二、如何上好种子课。俞老师认为上好种子课的前提是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在上好每一节数学课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思考哪些课是“种子课”。

(一)上好种子课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琢磨他们知识理解的“内因”、“内在图式”。小学生他们的“内因”、“内在图式”大多隐于经验之中,教师只有完全了解学生“内因”、“内在图式”,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落在支撑点上,不至于浮在半空,如云无影。

(二)上好种子课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俞老师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很多样,方法也很多样,但不管怎么多样,知识的结构、人的认知方式是有定式的,这个定式就是我们所说的“序”。要循序渐进,首先要明确“序”,并将“序”立起来;
至于“材”的选择,一定要简单、朴素,有利于呈现数学的本义,千万不要给材料附加太多的行头,从而将数学淹没在修饰之中。

(三)上好种子课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体验与探索知识。俞老师认为探索是过程的最终目标,经历是基础,体验则是学生由经历走向探索的泵体。读后感m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把探索材料组织得有吸引力,同时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对探索材料的关注中不知不觉地经历这个过程,享受其中的乐趣,然后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教师及时带领学生进行过程整理。因为学生的体验一方面来自教师的有意识引导,另一方面是对经历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回味。在学生独立探索的时候,教师应把握的是让自己走出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去指点就可以了。

一本好书需要你细细品味,了解其中的内涵和精髓,然后再去应用于你的教学。读完这本书,我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相信我的课堂会让孩子们学得更有质量、教学过程更有魅力!作者:尤晓群

版权所有:全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全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500974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