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县委书记的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县委书记的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1-10-18 11:43:11 浏览:



 植根群众淬炼成钢——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经历为背景,生动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艰难磨砺和丰富实践中的成长历程,直观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研读此书,感受至深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永恒坚守和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模范践行。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岁月流转、时空变换,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份“初心”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我觉得,历史渊源和实践起点就在梁家河七年艰苦卓绝的知青岁月中。

真心融入群众。“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当年这句诗曾在知青中广为流传,而“与众悲欢”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真心融入群众的真实写照。初到梁家河,他就从思想上、感情上充分融入当地、融入群众,“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与当地群众一起吃粗粮、住窑洞、睡土炕、干农活,在与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中用心了解百姓冷暖、用情感知民生疾苦,而这也深植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真情依靠群众。“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事实也确实如此,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初到梁家河,他承受着比别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但他之所以“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究其原因,既有“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的精神追求,更在于他在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时艰中“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形成了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民本思想和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方法。“近平真是个好后生”“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就是那些曾经同甘苦、共患难的乡亲们最公道的评价。

真干带领群众。梁家河插队期间尤其是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二字是烙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最深的印记。打水井,他带头跳进冰水里挖石头;
建沼气池,他带队远赴四川学技术;
还有建铁业社、办代销店、修淤地坝这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他不仅想在前,更带头干在前,“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在当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外出乞讨成了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觉得,根源就在于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以及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的是过去的故事,但蕴涵的精神力量却历久弥新,需要我们薪火相传。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县领导干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经历中汲取深厚养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聚焦脱贫攻坚这条主题主线,立下“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的雄心壮志,践行“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民本思想,传承勇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的过硬作风,强化“敢说敢做敢担当”的担当精神,自觉把使命放在心头、把责任扛在肩上,努力干出一番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待的业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矢志奋斗。

植根群众听民声。雷平生先生说得好“一个共产党的工作者,如果不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就无法真正站稳群众立场。”从梁家河期间带领群众打水井、修沼气,到宁德工作期间部署“四下基层”,到浙江工作期间倡导“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再到担任总书记之后跑遍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不一而足,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质朴的民生情结和为民情怀。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多到基层去、多到一线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推动形成谋划发展思路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难题听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群众评判的好风气,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于心、落实于行。

带领群众帮民富。“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干的每一件事都能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像知青井、沼气池、淤地坝等许多工程至今仍然受益,这源于他亲身体会到老百姓生活的艰辛,想干事;
源于他平时的用心观察和“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能干事;
也源于他勇于实践、能想会干,能干成事。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县,面临着全面脱贫与全面小康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担当精神和过硬本领,胸怀使命、勇于担当,敢啃“硬骨头”、打好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始终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积淀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
发扬“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艰苦奋斗精神,遇到困难不缩手,干不成功不罢休,努力加快全县脱贫攻坚步伐。

服务群众暖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不仅工作“干一件成一件”,而且满怀对乡亲们的深厚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遇到乞讨老人,他“解衣推食”;
担任大队支书期间,他坚持“为群众做实事”;
每逢邻里纠纷,他“一碗水端平”……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整整温暖了梁家河一代人,时隔40多年,那里的群众依然清晰的记得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故事。基层工作每天与群众打交道,对群众有没有感情,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办事”的为民情怀,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尤其是当前,全县还有不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要从上学、就医、行路、饮水、住房等热点问题入手,多做暖民心、得民心、聚民心的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团结群众聚民力。早在1974年,习近平就做好了扎根梁家河一辈子的心理准备,他经常称自己是农民,还经常说“我们老陕”如何如何,真正把自己看作“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作为大队支部书记他“有威望”,不仅因为他“一碗水端平”,“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还因为他始终把梁家河的群众当亲人,把梁家河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正是由于他真心融入群众、真情依靠群众、真干带领群众,才在短期内改变了梁家河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论,切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努力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凝聚智慧和力量;
要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多到条件差、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去,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要带头弘扬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作风,用真挚的感情、扎实的作风感召和带领群众,在同甘共苦、共克时艰中加快全面脱贫、全面小康步伐。

 

版权所有:全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全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500974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