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中国的脊梁历史人物事迹5篇

中国的脊梁历史人物事迹5篇

发布时间: 2022-05-12 09:32:01 浏览:

中国的脊梁历史人物事迹5篇

中国的脊梁历史人物事迹篇1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中国的脊梁历史人物事迹篇2

在-战争中,有多少中华好儿女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邱少云、杨连弟这些光辉的名字,也不应忘记那些在敌人监狱中英勇不屈的志愿军战俘。

按照国际法,对战俘应该尽快遣返并不准虐 待。但是美国侵略军丧尽天良地迫 害志愿军战俘,不但抢走了他们的一切财物,还指使特务和叛徒强迫战俘背叛祖国,呼反动口号,甚至在他们身上刺反对祖国的字。

志愿军战俘张子龙拒绝那样做,特务们就打得他浑身是血,还丧心病狂地割他的肉,又浇上油烧。张子龙在生命垂危时仍然喊着:不屈服,不屈服!特务们又把钉子钉进他的脑门,用刀刺他的额头,还残忍地割掉他的耳朵和生 殖器,最后剖开他的肚子,掏出心肝煮着吃。张子龙为祖国壮烈牺牲。

美军把几个女战俘剥光了衣服,要侮辱她们,她们宁死不屈,抢过敌人的枪开了火,自己也倒下了。

有一批战俘为了祖国的荣誉,把防雨布刮掉橡胶,染上红药水,又一针一针缝上了五星,做成一面国旗,然后唱起了国歌。一天清晨,他们把国旗升起在战俘营。美军要开枪打,志愿军战俘高声说:“根据日内瓦公约,战俘有权利保留自己的信仰和升自己的国旗。”然后他们对前来调查的人说:“我们全体志愿军战俘,都要求回到自己的祖国。”

志愿军战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身为战俘,没有给祖国丢脸,而是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做出了贡献,连一些美国人也表示对他们非常敬佩。

中国的脊梁历史人物事迹篇3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我国走私毒品鸦片(俗称大烟)。他们的目的,一是用鸦片换取白银,掠夺我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于他们侵略。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

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他说:再不禁烟,我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中国的脊梁历史人物事迹篇4

作为伟大的世界遗产之一的都江堰,它的存在是古代中国智慧的象征。从2200多年前它就屹立在这里,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霜雪雨,都江堰依旧以挺拔昂然的姿态,带走世人惊艳的目光。人们惊叹都江堰的鬼斧神工时,又对他的建造者们顶礼膜拜。

众所周知,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杰作。李冰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初一个造福百姓的小举动,没想到会一直福泽后世子孙,时至今日人们对都江堰都是赞不绝口,都江堰的建成使四川从灾害多发区,一跃变成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李冰,关于他本人的生平事迹不是特别详细,史书上对他的出生年月和出身地方地没有详细记载。我们知道,他被秦王任命为蜀地的太守,由此开始了李冰的治水之路。

谈到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原因,不难猜到,一定是与蜀地经常遭受水旱灾害有直接原因。蜀地使岷江的发源地,每年到了雨季的时候,岷江的水流大,水势很急,而且水流到这里后因为地形复杂,加之泥沙淤积,使得船舶的航行十分困难。也因此造成了西边洪水肆虐,东边旱灾连连。除了这自然的原因外,还与秦国军事需求有关。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采纳了大将司马错的策略:“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矣”,一举发兵灭掉了蜀国。

蜀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蜀地紧靠着楚国,而秦国与楚国交战时,战略物资都是通过蜀地的岷江,作为秦军的军事补给站,蜀地不仅给秦国作战提供了很多便利,也让秦国有了一个天然的粮仓。

公元前272年,李冰奉秦昭王之命,来到了蜀地,秉承着军事战略为第一的思想,再加上当地的实际情况,李冰决定修建都江堰。

李冰上任之后,听取了民众的呼声,并且亲临实地考察,不久就开始着手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在开始动工之前,李冰召集了当地比较有治水经验的百姓,一起讨论出修建的方案,在开凿都江堰的过程中李冰父子还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战国时期,并没有火药、挖机等设备,只有靠人工挖掘,当遇到一座大山难以挖掘时,李冰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放大火烧山,然后再用水浇,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山体自然崩塌,这个难题也就被李冰解决了。

随后要解决的是,大坝的主体。修筑大坝得先有稳固的地基,在湍急的河流中想要修筑地基显然很困难。而李冰父子又想到了利用石子,向江流中抛掷,最开始这个办法还是行之有效的,但遇到太大的风浪,石子也会随着洪流被冲走。

然而,他们又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竹子,编成一个个很大的竹笼,然后再将石头投掷在竹笼里沉人江底,费尽周折才建成了都江堰大坝的大堤。

人们这个举动的评价有:重而不陷、击而不反、硬而不刚、散而不乱。虽然不知道此举是否为李冰的首创,不管是他首创还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这个做法都是简便又高效的方法,实在是不得不令人钦佩古人的智慧。

宝瓶口、鱼嘴与金刚堤、飞沙堰等都有采用竹笼的方法,夏秋洪水季节,江水到了都江堰便自动调节,内江进水四成,外江进水六成,“分四六,平潦旱”。这便是都江堰的工作原理。

“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太史公简单几句话概括了都江堰的主人李冰父子的功绩,却道不出这浩大工程后的智慧和艰辛。

公元前250年左右,历经一二十年的时间都江堰建造而成,这一项伟大的工程着实是造福了不仅仅是当代人,福泽后世几千年。

在都江堰的工程结束后,李冰又继续在四川各地进行治水,积极修建大坝,疏通航道、河流,率领民众开山修渠,由于积劳成疾不幸在什邡病逝,并葬于什邡的章山。

中国的脊梁历史人物事迹篇5

明朝时候,有个着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

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

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一年,郑和才10岁。

版权所有:全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全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500974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