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报告4篇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报告4篇

发布时间: 2022-05-01 10:16:02 浏览: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报告4篇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报告篇1

三个大学生,一人不慎落水,另外两人见义勇为,跳入水中施救之前,竟没有想到利用江边的一堆木料,结果三人全部溺亡。由此引出是应该“见义勇为”还是应该“见义智为”的辩证思考。

我以为,“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见义能够“勇”为者,必然有一定的救人技能、智慧;见义能够“智”为者,也必然有其勇敢精神。对溺水“见义勇为”的人,一定会游泳,也就是必然有其“智”;否则,无异于送死。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救人是有紧迫性的,是有风险的。如果非要有百分之百的“智”的运用,才能“见义勇为”,否则就是“见义‘愚’为”,那么在很多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见死不救。需要有多大的把握才必须救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就要放弃施救?这中间的形势判断,全在于施救的人一瞬间的全方位思维,全在于施救的人的“勇”或者“怯”、“智”或者“愚”。

救溺水的人,必然是时间紧急,如果先去把那木料抬入水中,也许溺水者早已经被江水吞没了,还上哪里去救。其他情况下的施救,也必然存在类似时间紧急、条件限制等等的"问题;并不是你想从容地用“智”就可以从容地用“智”的。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是傻子,也是圣人;知其可为然后才为之的,是所谓的“聪明人”。但是,最值得赞扬的却是,不知其可为还是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们是这个社会无数的一般意义上的好人,这无数的朴实无华的好人,正是我们这个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三位大学生,一同到江边玩耍;一人溺水,另外两人不顾生死,跳入江中施救。他们之间的兄弟之情,或者是姊妹之情,感人肺腑,可歌可泣。我们又怎能要求施救时的他们先做一番是“勇为”还是“智为”的选择?

这个世界上,自古及今,路见不平,路见不幸,陌生人之间的出手相救,甚或牺牲了自己生命的事例,数不胜数。重要的不是他们是“见义勇为”还是“见义智为”,而是他们之间的亲情,友情,萍水相逢之情,以及一切的情。情义无价,这是这个世界之所以让我们感到无限美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勇”离不开“智”,“智”离不开“勇”。“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二者本质相同。“勇”和“智”更离不开的是“情”!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报告篇2

20年6月30日,在遭受了近二十年来罕见旱灾的黄板乡,突然间大雨滂沱,当摆村的大田水库处处是洪水。雨停后,该村8岁的儿童龙洋同学出于好奇,跑去水库边玩纸船,一不小心掉进了水库中,他边挣扎边拼命呼喊“救命”。听见呼救声,正在山坡上温习功课的小麻禹箭一般地向水库边跑去,顾不上脱掉衣裤,纵身向龙洋落水的地向扑下去,迅速找到了落水的龙洋,他用一只手将龙洋头部托出水面,另一只手奋力向水库边游去。几经周折,麻禹终于用肩把龙洋安全地顶到了水库坎上,龙洋落水得救了。由于水库边全是黄泥,麻禹多次奋力向上爬都被滑了下去,此刻的他已筋疲力尽,加之人单力薄,最终慢慢沉入了水底。当周围干农活的老百姓闻讯赶到现场施救时,麻禹因沉入水底时间较长,献出了他年轻宝贵的生命。

对于这个事例,大多数人会觉得麻禹是见义勇为,应值得表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可在我看来,麻禹的行为是愚蠢的。

见义勇为并没有错,可是不能因为这个而丧了自己的命。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我们还没来得及报答,就因为自己所谓的正义感而命丧黄泉?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与父母阴阳两隔?而牺牲的换来的是什么?荣誉?还是父母无尽的伤痛与泪水?还是用自己的命换来的另一条或几条命?我在深思。

回头来看看落水儿童。龙洋为什么会落水?因为自家的大人没有好好看管他,这么小的孩子,又是洪水泛滥,大人怎么放心他一个人去水库玩儿?即使再忙也要留意孩子呀!难道等到落水后再痛哭流涕?这是龙阳监护人的过错,为什么让麻禹来承担?难道麻禹父母就不爱惜自己的孩子吗?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吗?即使如今他们有了个见义勇为的儿子,他们会高兴吗?他们无法责怪龙洋的父母和自己的儿子,虽然在外人面前不好说,但在心里肯定想:儿子,你为什么这么傻!

再来看麻禹父母的生活。虽然政府给了不少钱,足够他们养老,可是,他们的心在滴血呀!钱是不能弥补他们的丧子之痛的。更何况到了老年,只有两个人说话,生活,想找儿子聊天的机会都没有,那该是多么寂寞呀!

面对突发事故,我也会见义勇为,但不会让自己丧命,生命都是可贵的,应同样受到保护!我会留着命来孝顺父母,来做很多事情。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报告篇3

苑付栓,男,64岁,中共党员,现为盘锦市辽河油田测井公司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

20__年9月21日凌晨2点30分,“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传进了苑付栓的耳朵。正在床上熟睡的苑付栓听到敲门声,不由得有些疑惑,心想这么晚谁会来敲门呢?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苑付栓一边猜想着,一边朝着门外大声喊道:“谁啊?”

“苑师傅,快开门!”回应他的是一阵急促的喊叫声。听到有人回应,苑付栓不由得面色一愣,心想难不成真的出事了?带着疑惑,他迅捷的从床上下来,缓缓的向门口走了过去。打开门的一瞬间,“苑师傅,救命啊!”没等苑付栓回过神儿,门外的人已经忙不迭地发出声音。借着楼梯间的灯光,苑师傅终于看清了,来人竟是楼上301室李永刚的妻子王洪珍。再仔细看,面前的王红珍满头鲜血,走路都有些不稳了,只会一个劲儿地说:“救命,救命,我家进人了。”

听清来意的苑师傅睡意全无,当即向楼上跑去。到了三楼楼梯平台看到李永刚家的门大敞四开,进屋一看,一名年约30左右的年轻男子正骑在李永刚身上,一手拿着破碎的啤酒瓶子,一手掐住身下人的脖子,身下的李永刚则满身血迹,躺在地上,几近昏迷。见此情景,苑付栓立即上前阻拦,歹徒并没理会,继续挥舞酒瓶子击打李永刚。一边阻止,一边高喝一声“住手!”歹徒一愣,趁着歹徒发愣的瞬间,苑师傅抢步向前一把抓住了男子拿酒瓶子的手,反手压在身下,同时把他从李永刚身上拖了起来,想把他拖到门外,防止他再去伤害李永刚。

拉扯中,恼羞成怒的歹徒挣脱了苑师傅的压制,冲进厨房拎起两把菜刀向苑师傅砍来,同时吼道:“闪开,不关你的事!”面对比自己高大很多、年轻很多的歹徒,苑师傅没有畏惧后退。而是上前用双臂擎住歹徒两只拿刀的手,同时高喝:“把刀放下”。歹徒看到袁师傅最终没有被吓住,他的气势慢慢地弱了。苑师傅架住歹徒拿着菜刀的双手,两个僵持了好几分钟。最后,苑师傅看准时机,将歹徒摁倒在地,抢过菜刀。

就在这时,歹徒窥到空隙窜至了二楼楼道里,胡乱的踢踹着二楼住户的房门,楼里的居民都被惊动了,此时在场群众群情激奋,及时报警并纷纷上前帮助按倒歹徒,交给闻讯赶来的民警,同时将李永刚急送医院抢救。这时已经接近凌晨5点多了,天空也已经微微露出了曙光。

苑付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普通市民临危不惧、淡定沉着的英勇行为,也彰显了一个平民英雄的崇高品质。危险面前,他没有一丝的思考和犹豫,就那样的一马当先,那样的奋不顾身,因为这瞬间举动全部源自于内心的品质,就是一个英雄的真正品质!

20__年5月,经相关部门调查审核后,兴隆台区政府授予苑付栓兴隆台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易说不易做。苑付栓做到了,并且把这种义举说成了举手之劳。面对被救人家的感谢,婉言谢绝。真心为他的朴实无华和挺身而出点赞!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报告篇4

失火高楼背下老夫妻,他俩累进医院

立春时节,乍暖还寒,有这么两位“80后”小伙,给了我们新年的第一份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争分夺秒,换取了一幢楼居民的平安。他们的善举犹如一股暖流,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是救火英雄——殷继伟和袁洲。

2月3日夜里11点多钟,盐城市建湖县一小区内一户17楼的居民家起火,楼内的居民纷纷逃生,浓烟很快封锁了整个楼道。这时,隔壁楼的两位男子殷继伟和袁洲发现火势较大,有可能困住逃生居民,于是他们徒步爬上17楼,挨家挨户敲门,最终将16层的两位腿脚不便的老夫妻背了下来。因为被浓烟呛得太久,加上体力透支,他们晕倒在地,后被送医救治,殷继伟在重症监护室一直到5日上午出院。

17楼一居民家冒出熊熊大火

事发小区名叫京城国际小区,位于建湖县城。 “当时所有人都在睡梦中,突然,小区楼下传来阵阵嘈杂声,有人在呼救:24号楼17层失火了。”据小区居民介绍,当时起火的人家两边窗户都冒出熊熊大火,火势非常大,“这样一烧,这个家肯定被烧光了。”

很快,有人掏出手机拨打了119,但大家也担心失火的那家人,如果家里有人,恐怕此时非常危险。在119赶到现场前,居民们看到,有两位男子冲进了楼梯过道,挨家挨户敲门提醒注意安全。

这两位男子是殷继伟和袁洲,两人是朋友,当晚一起到23号楼的另一朋友家吃晚饭,正好看到了起火,于是下去看个究竟。“朋友的妻子帮我们做了蛋炒饭,刚坐下几分钟,就听到外面有呼救声,通过窗户还能看到外面有一片火苗。”袁洲说,救人是他当时的第一想法。

“发生火灾的是24号楼,就在隔壁。我是建湖本地人,对路线比较熟悉。”殷继伟说,因为考虑到失火,不能使用电梯,他和袁洲到达24号楼时,是徒步爬上去的。他们很快从楼梯口进入了大楼。当朋友发现他们时,两人已经快速进了楼道。

挨家挨户敲门疏散居民

殷继伟和袁洲首先到达发生火灾的17层,找到失火人家,发现里面的人已经逃出,便想方设法灭火。“我们当时的第一想法是扑灭火,不让火势蔓延。”袁洲介绍,幸亏火势不严重,他们分工协作,找到自来水灭火,在控制部分火势后,发现浓烟四起,他们开始挨家挨户敲门疏散居民。

“当时从17层到14层,都被浓烟笼罩着,加上照明工具毁坏,都是漆黑一片,我们只能根据声音辨别。”殷继伟说,每层楼都敲门确认,在16层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还在睡觉,并不知道发生火灾。

当时,殷继伟和袁洲叫醒两位老人后,立即带着老人下楼,刚下了一层楼的时候,发现老爷爷身体不便,不能独立行走。于是,两个人就一人背着一位老人下楼,直到一楼,他们又再次返回现场。

“具体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了, 17层往下每一户都确认,是否还有居民在里面。”袁洲憨憨一笑,“后来我怎么去的医院,自己都不知道。”

版权所有:全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全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500974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