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13篇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13篇

发布时间: 2022-06-12 09:32:02 浏览: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13篇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1

丰威:医者仁心 勇于担当

3月1日上午,丰威结束了隔离点医学观察回家了。

44岁的丰威是黄冈市黄州区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主任。在医院主要从事临床与康复工作,从业已经20多年了。

1月29日下午得知参加新冠肺炎救治志愿报名的信息,他毫不犹豫报了名,“作为一名医生,在这么重大的疫情面前,应该有一种担当,坚守医生的职责。”丰威说。

1月31日,丰威进驻黄州龙王山老年公寓治疗点,丰威主要是收治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及抢救危重病人。当时医院里有70多个病人,走廊里也加塞住满了病人。

第二天,有两名老年病人医治无效,不幸离世,这个病的传染强度和传染速度让病人们一度恐慌,医护人员倍感压力,丰威也不例外。

26岁的关心(化名)是丰威接管的病人,刚入院的时候病情比较严重,双侧肺部感染,病毒性肺炎,持续高热,咳嗽,精神差,食欲差,每次查房的时候,关心情绪低落,人也非常紧张,害怕自己是新冠肺炎,他的父母也很担心,每天都打几遍电话问关心情况。“你这么年轻,积极配合治疗,完全没问题。”每天他无数次在关心面前轻松地说,以期缓解关心紧张恐惧的情绪。

经过核酸检测和CT影像检查,关心排除了新冠肺炎。经过几天的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不发热了,咳嗽也好多了,关心的心情也随之好起来了,有什么事也主动发信息给丰威。

“丰医生,是您救了我的命,感谢您对我的救助和帮助!我今天要出院了”2月28日上午,关心在出院前夕,给丰威发来短信表达感激之情。

“回家之后要避免感冒,记得量体温,保持好心情” 丰威不忘嘱咐关心。丰威说,善待每一位患者,这是医生应该做的。

2月17日,黄州龙王山老年公寓治疗点部分病人转入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救治点,丰威从老年公寓治疗点下来隔离观察14天。

丰威已经结束隔离观察回家,他再次向医院提出申请到战疫前线去增援,批准后就可以出征了。等疫情结束后,丰威表示想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2

【警徽的光芒,始终为人民而绽放】

“警察就是战士,我愿到疫情防控一线去!”朴素的话语诠释着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他们主动请缨投入战“疫”一线,面对无形的残酷对手,他们坚定勇敢的身影筑起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牢固屏障。

今天,多名民警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而他们的故事在人们中间传颂开来。2月,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签署命令,追授何建华、李弦、程建阳、尹祖川、刘大庆等5名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肯定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公安民警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的崇高精神。

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大庆,沈阳铁路公安局吉林公安处吉林北车站派出所三级警长,本来还有两年就该退休了。

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严重起来,刘大庆毅然放弃春节休息,报名要求上战“疫”一线。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有2003年防控非典的工作经验!”2003年,刘大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嘉奖。

这位“老黄牛”再次出征,他在吉舒线5公里163米道口负责防疫卡控,对往来的车辆进行测温卡控。道口位于吉化运输核心枢纽,之前的高峰时期,1小时内就有近千辆车通过,任务繁重。刘大庆还主动承担起派出所后勤保障工作。每天的道口执勤结束后,他会返回派出所参加备勤值班,给年轻民警们做饭做菜。

1月27日,吉林市气温骤降、大雾弥漫。刘大庆提前上岗,疏导交通秩序、开展法治宣传,抽时间为当天值班民警准备晚餐。晚上,检查完防疫前线货物列车后,他回到派出所值班。晚11时,刘大庆感觉身体不适,值班副所长李月立即带他去医院检查,虽然没有大碍,但是医生建议他休息几天。

派出所领导了解情况后让他立即回家。“都这么晚了,再找人来替我值班啊?坚持一晚上吧,检查结果不是挺好吗?”他从不愿意给人添麻烦。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我好像不行了。”1月28日凌晨3时,李月接到刘大庆电话。电话里,刘大庆声音虚弱。李月赶紧跑到隔壁值班室,看到刘大庆脸色煞白,气息微弱,立即拨打了120。在送医途中,他还不忘叮嘱:“明天帮我把没检查到的地方走完!”

1月28日20时,虽经全力抢救,但刘大庆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幸告别了他始终牵挂的战友和家人。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3

士兵是一个国家的守护者,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现在这样和平,安逸的生活。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而历史也会记住他们。不管在多少年后,大家都会知道我们国家有这样一群不怕艰难险阻,不管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还是在酷热的夏天他们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

现在我们明天都过得开开心心,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在这个时候你想过是谁让我们有了这种幸福的生活呢?你是否会想起那些让我们有幸福生活的士兵正在干什么呢?我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勇士被永久的记住了,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祭奠以前的红军烈士的陵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不忘历史,感恩烈士,不要忘记曾经为了我们国家的安危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真因为有了他们的勇敢牺牲,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抗日战争八年,前前后后有多少士兵勇士为了保护国家而英勇就义了。那些人中有还是青年的学生,他们本该像现在的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的,但却因为国家正处在危难时刻,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战争里去了。他们是正真的勇士,值得我们去怀念。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他们都是正真的勇士,正真的英雄。他们用了整整八年时间把敌人击退,他们为了后人们,不怕牺牲。

他们被历史永远的记住了。

说过了那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们,在说一说现在的勇士。别看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但是战争也是处处都有的。你现在可能开开心心的在玩,但你可能不知道,在那远方,有士兵正在和罪犯生死搏斗。现在这个社会虽说是和平时代,但也有不少的可恶的犯罪分子出来危害社会。那是谁在犯罪分子出来行凶作恶的时候,出来“收拾”他们呢?是国家的守护者们。他们为了普通百姓能有一个安稳的日子,每天都在守护着我们。只要哪里有坏蛋,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他们其中有的人为了让罪犯绳之以法而壮烈牺牲了。他们也是正真的英雄,值得我们记住,值得被历史记住。

每当我们过节时,亲戚朋友在家里团聚一起玩耍,一起吃饭时,你是否会想起还在那里坚守岗位的他们?你是否会在心里感谢他们?他们没有假日,他们心中只有“坚守岗位”这四个字。每当哪里有灾难,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感到,他们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一直工作,尽管很累,尽管很饿,尽管很渴,他们也不会有一声抱怨的话,因为他们是英雄,是勇士,是国家的守护神。

历史将会永远记住他们。因为他们是正真的勇士。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4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5

2020年伊始,庚子鼠年如约到来。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突然出现,这注定是中国人最黯淡的一个春节,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但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中国新年又成为了一个最充满热血与斗志的历史时刻,全国同胞众志成城,心心相印。

全国各个地区、单位都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响应,人们在各交通口拉起警戒线,城市社区和乡镇村庄设置了疫情检查站,关闭娱乐休闲场所,禁止大咳嗽本奂映ご航诩倨冢映倏АC刻欤チ献苣芸吹叫硇矶喽辔揽夭《敬プ鞒龇钕椎娜嗣牵阂交と嗽备姹鸺胰顺稣笠咔樽钋跋;白衣天使和警察在路口检测来往行人的体温;社区和乡村干部入户开展宣传检查防控工作;快递小哥快马加鞭运送救援物资;许多明星和著名企业家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在这期间,我也看到了河南的“毒舌”村支书,将投资了巨额资金的电影撤档免费呈现给群众的导演,将老板用来抵工资的口罩悉数捐给医院的民工……我们坐在电脑前或电视机前,看到这些数不胜数令人感动的举动,总会一腔热血又柔情满怀,因为我们知道:国家在努力,人民在奋战!这本该人人欢喜、庆祝春节的日子里,大红灯笼高高挂,成了激励一线人员的祝福;檐下蜡烛整夜明,成了百姓为战斗者们所做祈祷;家家张贴的倒“福”,成了渴望中国人民早日渡劫的愿望。这个春节,我们不外出、不访亲!但距离如何隔得断亲情?这个春节,遥遥的思念与祝愿,令年味儿浓得特别!

但病毒势头凶猛,屋外的路看起来格外冷清,疫情消息不断刷新,人们坐立不安,心急如焚。患难见真情,一时间还真是涌现出万千爱国英雄。英雄们放弃安逸的假日与过节的欢愉,拭去眼角的不舍和恐惧,无论是平日里喜欢笑的姑娘、八十高龄儿孙满堂的老人,还是辛苦一年身心俱疲的工人,在这一刻,都变身战士。穿上护士服,拾起毕生所学,戴上手套和安全帽,无论医院、研究所、生产防毒口罩的工厂车间,还是茫茫无边的城镇与乡村,都已然成为无硝烟的战场。这场战斗必定是不凡的、伟大而动人心弦的!

钟南山院士,十多年前刀光剑影率领科研团队抗击非典病毒,此时,84岁高龄的他,再次挺身而出,率众多精兵强将挥师武汉。耋耄之年仍扛起宝剑,犹如补天巨人,竭力挽救陷于水深火热的无数人民;各地医生齐心,翩翩白衣却背负起请战书上一枚枚血红的、触目惊心的指印,从此放下自己的生命安全,全副武装,奔赴一线抗疫;风华正茂、年轻活泼的姑娘脱下漂亮新衣,为工作方便毅然决然剪去自己美丽的长发,但即便穿戴好战斗铠甲后的她们只能被看到一双疲倦却坚定的眼,仍让人毫无阻碍的看到她们那世间最美的脸庞与善良的黑夜里为他人发光照明的灵魂。前线医护人员本该是最熟悉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的,但一颗赤子之心早已经忽略了所有来自亲朋劝告自己不要冒险的声音,只感应的到呻吟的国土、啜泣的病患,他们出发、前行、奋不顾身地作战,防护服勒得脸上都有了血印。这样生动又年轻的、鲜活的生命,这样的爱国者们,值得所有人致敬。

和平年代,再次听到祖国母亲的呻吟和呼唤,令人不免心如刀绞。这样特殊、情急的时刻,更能让人在细微处体会到人性的平凡、伟大。春节前后的这几天里,你知道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吗?口罩生产车间放了假又被召回的工人们上下忙活,在机器声中憧憬着劫难渡过后陪伴儿女家人的时光;庞大的建筑力量被集结,工人们在本该欢天喜地过年的日子里背井离乡,不分昼夜地施工,只为与病毒抢时间,一周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旨在创造更多床位、更多病人被及时救治的机会,你听听!这样充满气势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在向病魔宣告着驱逐令;除夕夜晚,一群群医护人员,告别牵挂、深爱自己的家人,坐在医院苍白的桌前,为避免打扰病人,不再欢声笑语,静悄悄地和同事们共享外卖构成的“年夜饭”……

经过专家、医护人员的研究,作为中学生,作为公民,面对当前形势,我们应当尽量待在家中,若要出行,做好防护戴上口罩;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不乱吃东西,坚决不吃野味;这既是科学的力量,也是人性的力量,心往一块儿聚,力往一块儿使,拯救民族危难,就不再那么困难。

作为一名中学生,也作为一名爱国者,看着不断传来的好消息、坏消息,只愿疫情柳暗花明,愿此刻仍在一线奋战的英雄们健康平安。愿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一切都成为一场考验、见证、激励,让未来的我们反省不足、长足经验、更加强大。愿这一遭劫难,再无重演;愿祖国从此,再度昂扬,生生不息。

我也在此真心祝福祖国母亲,沉痛缅怀因此劫难而逝去的同胞们。

像网上许多网友所说,愿我们平安,明年春天,再赴江城武汉,赏十里樱花。愿诸君安康,愿每个人都是爱国者。病毒击不垮任何一个中国人。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6

病毒静悄悄,我们不知道。在人类与疫情的攻坚战中,涌现出无数抗疫英雄:医生、专家、护士,还有许多志愿者。而我心中有一位敬佩的抗疫英雄——张定宇。

手里接打着一个又一个几乎不间断的电话,脚下步子也不停,还不忘对身边人发出一个又一个清晰严厉的指令……这就是武汉市传染病专科医院——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给人的第一印象。而他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例,最令我敬佩和感动的就是著名的“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的故事。

2019年12月29日,武汉,雾,多云 。隆冬时节,一股寒意向张定宇袭来。之前他果断决策,将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迅速集中到隔离病房,穿上防护服,亲自去检看症状,分析研判。可是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之后的日子,时钟钟摆对金银潭医院、对张定宇、对人们已知和未知似乎都踏上了加速的轨道。不断有新病人转入,相当于医院要不断“换水”,丝毫不细致可能酿出大祸。在这情急下,张定宇的脾气越来越暴躁。

早上7:30,医院中工作人员还未上班,就能看见院长张定宇忙碌的身影,一旦有人粗心,他骂起人也是很厉害的。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一向脚步如风的张定宇,走路变慢了。于是他向大家坦白:“我有渐冻症,两年前就犯病了,下楼吃力,更怕摔倒。”人们不禁为他有病在身,却坚持工作的精神感动了。

我,非常敬佩这位抗疫英雄,不是嘴上空说的,而是心里真的敬佩。他身患渐冻症,以后可能瘫痪,可他仍有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而且,他的妻子在武汉另一家医院上班,因为不慎感染了冠状病毒,可是他仍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与责任, 没有太多的照顾她,而是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中不能自拔。

张定宇,他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他身患渐冻症,但是坚持工作。他勇敢、坚强、果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7

对护士的第一印象产生于03年非典,一个个“白衣天使”冲锋在非典战争的最前线,用献血向全社会展现了护理人文,赢得了伟大的5.12。大学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护理专业,并将为之付出终身。

大学期间更是知道了很多护理前辈,她们为了护理事业难以顾上自己的父母、丈夫和孩子,不怕危险,冲在第一线。她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是伟大的,她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心更是值得每一个人的尊敬。对于护理的未来,她们满怀希冀;对于护理的发展,她们充满了信心。她们让我清楚的认识到我心中的护理——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真正弘扬,践行和传承“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精神,为伟大的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医护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了病人心灵上的创伤,用火一般的热情去点燃了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在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到病魔的侵扰,面对这些不幸者,我们护士总会勇敢的站出来用一颗善良的爱心去呵护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个温暖的港湾,同时也在“护士”这平凡而崇高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一直以来,人们总喜欢用“白衣天使”来赞美护士,因为那是真、善、美的化身,而什么是优秀护士,你可能会说:工作要认真负责、要对待病人如同亲人,要有丰富的学识、要有过硬的技能、要能团结同事、要能协助领导更出色的进行工作、要有团队意识、要大公无私、要有奉献精神,要不计个人得失等等。但我想说的是,在我看来,最简单的准则就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的护士就是优秀护士。工作做完很容易,但要做好却很难!

想成为一名优秀护士,我们不能去追求的并不是这份殊荣,而是和着这份荣誉发出的博爱奉献之光。这奉献之光要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流星,在临床的枯燥中溅起飞花,在年复一年的指引着我们的护理人生,脚踏实地地去践行护卫生命的重任,完成优质护理服务。面对患者的痛苦,不论贫富贵贱、高低愚智,皆如至亲之想,不存丝毫私心,精心呵护。详细记录每一个生命指标的波动,细心体察每一个眼神动作的变化,用心倾听只字片语。因为这些“每一个”都是生命的音符。善良的爱心是人性化服务的真谛。它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患者痛苦不堪、孤独寂寞时,一声真挚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有力的搀扶,都能温暖病人几近绝望的心灵。

《大医精诚·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今天,面对又一轮全新的医疗护理改革,需要我们每位白衣天使保持如厮良好的精神面貌,发扬以院为家的高尚情怀,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本着一颗善良的爱心,用我们的青春去证明护理的价值,用爱去诠释“天使”的真谛。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8

《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90后海关关员胡银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他和同事们一起把守着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关,他说站在国门前,就要为人民拦住风险。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华南地区最大的进出境空港口岸,航线通达国内外220个通航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峰期时,这里每小时仍有超过数百名旅客入境。

胡银宽是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的一名卫生检疫关员,旅客自廊桥一下来,立即进入测温通道,胡银宽就开始忙着健康申明卡初筛和再次核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几天前,在排查过程中,一名境外回国的旅客引起了胡银宽的注意。

细心的胡银宽没有放松警惕而是继续追问,得知旅客在国外居住的社区有阳性病例报告,胡银宽第一时间判定她有染疫可能。

过去奋战的40多天,胡银宽就是这样如履薄冰,他说,疫情防控没有小事,只有每个细节做到位了,才能遏制住疫情在口岸传播。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9

“对我和我丈夫来说,武汉已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浙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陶丽圆说。

26岁的陶丽圆,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重症病房护士,和她同岁的丈夫麻利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武汉舰”副航空长。两人高中时期相识,并在去年8月喜结连理。2016年7月,丈夫麻利进入伍来到“武汉舰”服役,这对聚少离多的小夫妻与“武汉”的缘分就此结下……

“我们一直都很想去武汉旅游,但是始终没有时间。”陶丽圆从未想到,第一次踏上这座城市,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危急时刻。2月13日凌晨,陶丽圆接到医院出征武汉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提交了请战书。

2月14日,陶丽圆随浙江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接手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房。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30个日夜,陶丽圆和同事们悉心照料患者,和大家建立了难舍的感情。

病房中一位94岁的病患李奶奶,有一天对陶丽圆说:“孩子,你们把我送出去吧。我年纪大了,不想浪费国家资源,不想治了……”陶丽圆鼻子一酸,差点就哭了,赶快安慰李奶奶:“奶奶,每一条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去努力挽救。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来到了武汉,我们都在拼命,您千万不能自己放弃啊……”

李奶奶身边没有亲人陪伴,陶丽圆就送给她一台老年机,还教会她如何用手机和孙子聊天。慢慢地,李奶奶的病情明显好转了。“老人每次看见我们,眼里那种疼爱都快要溢出来了,把我们都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了。”提起李奶奶,陶丽圆语气里充满幸福。

在武汉1300公里外的广东湛江某军港,麻利进和战友们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为“武汉保卫战”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武汉舰”上自发组织捐款行动。虽然相隔千里,但两人每晚都会视频连线,互相加油打气。

3月14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区患者清零关闭,陶丽圆也随医疗队转战武汉肺科医院ICU,接手11张床位,承担起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任务。

“这两天看到有些医疗队胜利返回了,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没有完成。只要战疫需要,我就会继续拼!”陶丽圆说。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3月本应是这对“90后”新人在湛江拍摄婚纱照的时间。“为了在战疫一线更好地工作,我把自己的头发剪短了。”陶丽圆笑着说,“要等头发重新长起来,恐怕要到9、10月份了。”

3月20日凌晨,陶丽圆在武汉肺科医院的第一个夜班前,和丈夫打了电话。“做好防护,平安回来!”麻利进嘱咐她。

“我们的共同心愿,就是疫情可以尽快结束。”陶丽圆说,“我希望可以在明年春天,和爱人一起来武汉,好好地欣赏这里的春色美景。在这里奋斗过的每一天,我都会永远铭记。”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10

我的爸爸是一名警察,今年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了很多人,我们天台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为了防止疫情扩散,爸爸也被单位派到天台高速路口执勤。

凌晨四点钟,我起来上厕所,看见爸爸穿着警服走出房间。我跑过去惊奇地问:“爸爸,天这么黑,你这是要去哪儿呢?”爸爸回答:“我去高速路口执勤,防止被感染的人进来。”说完便转身走了。这时,外面正下着大雨,刮着大风,天气非常寒冷,爸爸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去执勤,多么辛苦啊!第二天早上我们正在吃早饭,爸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原来高速路口的检查是24小时不间断的,执勤人员必须通宵达旦。爸爸他们穿着警服,套着绿色反光背心,外面穿着一次性雨披,戴着口罩、防护眼镜。如果有车过来,他们拿起仪器一照,就能辨别出这人是否发热,随后将这个人的信息登记在册。别看这些简单的举动,却是冒着很大的风险,跟外来车辆和人员直接接触,很有可能被感染。爸爸跟我们简单讲了一下执勤的情况,便去洗了个澡,吃了早饭,然后去睡觉。因为接下来的这轮执勤是晚上十二点至凌晨四点,他必须抓紧时间睡会儿,晚上才会有精神。

原来疫情这么严重,为新冠肺炎疫情付出的人们是这么辛苦。我们这些人,只需要待在家里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贡献了。当我们可以舒舒服服待着的家,却是很多警察、医生、护士回不去的家。处在防疫工作第一线的他们不顾风险、牺牲自我、奉献社会,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保护着我们的安全,令人肃然起敬。我希望大家别聚集、少外出,坚持到底,让疫情早日过去,让奋斗在疫情前线的人们可以早日回家!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11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就是《海军将领邓世昌》。文章主要讲了在中日的甲午战争中,海军将领邓世昌在船伤弹尽的情况下,驾驶“致远”号冲向敌人的“吉野”号,最后被日军的一颗鱼雷击中并沉没,邓世昌英勇捐躯。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当我读到“经过一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孔累累,水线以下也多处受击,眼看就要沉没。而邓世昌却登上驾驶台,向‘吉野’猛冲过去。敌人见况,立刻冲击火力,轰击‘致远’舰。不久,‘致远’舰就沉没了。”读到这里,我心想:邓世昌肯定活着。真的,落水以后的邓世昌,仍然高呼杀敌不止,而且还“拒绝”救生,还亲手把自己心爱的饲养的“太阳犬”淹死。这表现出了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必死之心,邓世昌是多么的伟大啊!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邓世昌那样,有为国捐躯的必死决心。但我们可以努力学习来报答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祖国。其实,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人,不止邓世昌一个人。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如:张自忠、江姐、赵一曼、刘胡兰……其中,和邓世昌最相似的就是张自忠了。张自忠为国捐躯的精神,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张自忠将军的忠勇。

他们的死扞卫了祖国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1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中医师争相请战,全力以赴救治每名患者,用汗水和智慧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近日,奋战在一线的4名“90后”中医师向记者讲述了抗疫故事。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范存愈:

“我没有理由退缩”

“请摘下口罩,伸出舌头……”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隔离病房内,1990年出生的呼吸内科医师范存愈在给新冠肺炎患者拍舌像。每次进入隔离病房,由于戴着护目镜和面屏,范存愈难以看清楚患者舌苔的细节,只能用手机拍照片,出了隔离病房再仔细看。

疫情发生后,范存愈便主动报名去隔离病房救治患者。“我是呼吸内科医生,又是学中医的,没有理由退缩。”范存愈说,他主要负责对隔离病房患者进行中药治疗。

“医院的中医专家总结出了中药协定方,我们团队参考这个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中药施治。”范存愈说,后来,他们又通过现场示范和视频的方式教会患者做五禽戏、八段锦,帮助他们锻炼,恢复心肺功能。

加入中药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范存愈说:“中医药的疗效是实实在在的,我作为青年中医师,必须要传承好中医的优秀成果。”

3月15日,医院本部确诊患者“清零”,范存愈结束了在隔离病房的奋战。休整一周后,范存愈投入到正常的门诊工作中。

湖北省中医院詹明明:

“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觉得休息得差不多了,想到康复门诊尽自己的一份力。”最近,经过一周的休整,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医师、1992年出生的詹明明来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门诊坐诊。她每天接诊10—20名患者,实施艾灸、针刺、耳穴贴等中医治疗手段,还指导患者居家进行穴位艾灸和穴位按摩,帮助他们提升免疫力。

1月22日,湖北省中医院临时组建隔离病房,从各个科室抽调医生,詹明明主动报了名。几天后,她正式进入隔离病房救治患者。“住院的患者越来越多,我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说实话,我到医院工作才1年,报名后还是有点忐忑,怕自己不能适应工作。”詹明明说。

在隔离病房值班的一个多月里,詹明明每天早上要进隔离病房查房,写值班病历,指导患者服用中药。她每次查房在病区里坚持几个小时,穿戴着厚重的防护装备,原本很简单的日常查房工作也变得很吃力。

有一名轻症患者起初不配合治疗,拒绝服用中药。那一段时间,詹明明每天都会和同事去病房里劝解、开导患者,讲解中医知识。“后来,患者了解了中医治疗理念,接受了治疗。不久,他的核酸检测和CT检查结果都很好,达到了出院标准。”詹明明说。

武汉市中医医院饶明月:

“战斗就得义无反顾”

3月16日,武汉市中医医院ICU病房患者“清零”,重症医学科医生饶明月和同事们连夜开会,讨论疫情发生以来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并总结经验。总结会一直开到17日凌晨,大家稍事休息后,又对会议内容进行整理,并清扫病区,一直忙到中午才离开。

由于重症医学科接诊的都是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饶明月所在团队经常需要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纤支镜、床旁血液净化等治疗,使用高危诊疗手段,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风险之中。但是第一天上战场时,饶明月说:“战斗就得义无反顾。如果躺在那里的患者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怎么做?”

作为一名中医,饶明月每天都为患者熬好一服中药送进病房。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患者的病情一天天见好,“我每天都会鼓励他们,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吃饭,加强营养,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康复出院了。”

武汉江夏中医医院胡雯:

“在火线上快速成长”

“看到老朋友们身体一天天好转,真的很欣慰。”3月21日,在武汉江夏中医医院新冠患者康复门诊,呼吸内科医生胡雯正在给复查的患者把脉。前来复查的人中,很多都是胡雯前几天救治的患者。

疫情发生后,从接诊大量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后被感染,到治愈出院捐献血浆,再到重回发热病区、坐诊康复门诊,“90后”女中医胡雯说:“我在火线上快速成长。”

疫情发生之初,胡雯连续接诊了15名有新冠肺炎症状的患者,因为防护等级不足,她不幸被感染,1月25日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3日,胡雯治愈出院,经过14天的隔离后,立即向医院申请重回火线。她还主动捐献血浆300毫升,成为武汉第一批康复献血的20个人之一。

胡雯回到医院发热三病区后,和同事们一起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救治患者。“我们针对每名患者的身体情况,对症配制中药,以水煎剂为主,基本上不用激素,有效地阻断了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胡雯说,她所在的病区中,极少有患者转成重症。

3月6日下午,江夏中医医院最后18名新冠肺炎患者转院。短暂休息后,闲不住的胡雯和同事们又组成了康复门诊,负责出院患者的复查工作。

抗战事迹读后感怎么写篇13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Medicine、Lancet等国际权威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钟南山院士献身医学教育事业。1992年至2002年担任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从医从教近50年,他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定期为实习生开设临床讲座,坚持每周一次全院性临床教学查房,融“教书育人”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和“学本领、学做人、强体魄”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五性”,即“对学习的自主性”、“对工作的创造性”、“对病人的责任性”、“对集体的合群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术新风,追踪学科前沿,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4名。其中,2人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许多研究生毕业后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等。

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钟南山院士坚定地站在维护公共利益的立场,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胆识,坚持真理,敢于质疑,敢于追问,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不同的判断。如在“非典”初期,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质疑权威机构发布的不实消息,维护了科学的尊严,赢得了国人的敬重。在抗击SARS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率先投入战斗,主动要求收治危重SARS患者,积极倡导国际大协作,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得了96.2%的国际最高存活率。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视患者如亲人的大医情怀,受到世人称赞,被誉为“抗非英雄”。

钟南山院士199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1992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3年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当选为中共大代表;连任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因抗击非典功勋卓著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非英雄”称号;再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年荣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2004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最高行政奖励“白求恩奖章”。2007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敬业贡献)奖。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获选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新中国成立60年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领衔获得南粤功勋团队奖。

版权所有:全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全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500974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