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周爱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篇

周爱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篇

发布时间: 2022-06-12 10:32:02 浏览:

周爱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篇

周爱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周爱武不仅自己学维吾尔语,他还带动身边的援疆干部一起学。每到周末他便利用餐厅办起了“餐厅课堂”,援疆干部在职工食堂就餐后,他就挂起小黑板为大家讲两个小时的维吾尔语课,还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体会分享给大家。

援疆医生张晓博深有体会地说:“我是援疆医生,每天接触的患者90%以上都是维吾尔族,刚来时靠维吾尔族护士帮忙翻译,没办法和患者去交流。自从周指挥长教了我们维吾尔语后,我现在可以用维吾尔语询问病人的情况,及时掌握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同时和他们交流也拉近了我和病患间的距离,对我的工作帮助非常大。”

张晓博只是众多援疆干部中学习维吾尔语受益匪浅的一个缩影。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来尉犁的援疆干部都能用维吾尔语和当地群众简单交流,在切身体会维吾尔语给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他们也结交了更多的维吾尔族朋友。

尉犁县委书记张冠军说:“很多汉族干部在基层那么多年了,还不能说上几句维吾尔语,周爱武短时间能做到这样,让我们很钦佩。作为一名援疆干部,周爱武用业余时间带着感情刻苦学维吾尔语,这不仅体现了他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更体现了他与维吾尔族群众的交流交往交融,对我们当地干部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从中也得到了深刻的启发,通过他的事迹我们要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互学双语,增进民族团结,这对于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

周爱武和他的援疆伙伴们用美妙的维吾尔语搭建起一座座民族团结的桥梁,一项项落地的民生项目使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各族群众利益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援疆干部和各族群众就像大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续写着各民族团结的新篇章。周爱武同志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周爱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2013年9月,周爱武从千里之外的河北衡水来到尉犁县,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疆生活。初来乍到,厚重的西域文化、独特的罗布人风情和金色的胡杨深深吸引着周爱武,可在这样一个维吾尔族人口占多数的边疆小县,周爱武又感到那样陌生。“当地老乡说着维吾尔语,大街小巷都是维吾尔文字,我什么也听不懂、看不懂,当时心里真的是很着急。”周爱武回忆道。

心中虽涌动着火一样的工作热情,但现实环境却把周爱武变成了“哑巴”和“瞎子”。周爱武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学好维吾尔语,尽快融入到群众中。

到县上不久,周爱武在县发改委干部米日古丽·阿斯木的引荐下成为了县二中退休教师赛丽曼的学生,周爱武是赛丽曼有生以来教过的第一个汉族学生,也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同时周爱武与赛丽曼老师带的23名维吾尔族小朋友成了同学。

赛丽曼老师告诉记者:“当我第一次见到40岁出头的周爱武时,我心里立刻产生了一个疑问:他这么大年纪了,能学好维吾尔语吗?但他学习的劲头打消了我的疑虑,他是我教过学生中最刻苦的一个,每周都按时来我家上课风雨无阻,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向我虚心请教,对一个援疆干部,一个汉族同志来说能做到这点太不容易了,他刻苦学习的毅力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时间匆匆而过,8个月后周爱武熟练地掌握了32个维吾尔字母的听说读写,学会字母只是周爱武学好维吾尔语的开始。对于40多岁的周爱武来说,重新开始学习一门语言,无疑是艰难的。从字母、单词学习的枯燥单调到语法使用的复杂多变,从口语交流的不适到记忆力的下降,他遇到了一个个困难,但他并没有向困难低头。每个周末周爱武都会挤出时间到赛里曼老师家学习维吾尔语,每次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在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和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周爱武的维吾尔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尉犁县一中学生扎依热·赛买提和周爱武在赛丽曼老师家一起学习了3个春秋,对于这个同窗,扎依热深感敬佩。“周叔叔学习很努力,练习发音、记笔记、完成作业总是一丝不苟,他认真学习的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和我的小伙伴,激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扎依热深有体会地说道。

从没有一点基础开始起步,周爱武利用业余时间每天坚持学习维吾尔语不少于6小时。他用废弃的纸张打印了160多页5000多个单词,并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熟记单词的数量;他的办公桌上摞着厚厚一沓笔记本,翻开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维吾尔语的字母、单词、句子,关键点还用铅笔和各种颜色的笔标注着;他的电脑里下载的全是学习维吾尔语的音视频;他宿舍的床头、洗手间、沙发乃至餐桌上也都摆放着学习维吾尔语的各类书籍。

“赛丽曼是我的维吾尔语老师,她每周给我上四个小时的课,在平日的工作中,我和维吾尔族干部群众交流时,也尽量用维吾尔语。”周爱武说。

在单位,在上下班的路上,县里很多维吾尔族干部群众都成了周爱武的义务辅导员,甚至路边的清洁工、超市商店的服务员、单位的门岗、卖馕的.大妈都成了周爱武经常求教的老师。

县环卫工人洪其木·阿不拉说:“每次见到周书记,他都用维吾尔语和我打招呼,询问我家里的情况,维吾尔语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我纠正,现在他的维吾尔语说得越来越地道了。”

在下乡的路上、午休的间隙,周爱武也时不时拿出事先抄录好的小纸条,读着记着要掌握的单词。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周爱武还主动申请包联尉犁县最偏远的、维吾尔族群众达九成的喀尔曲尕乡。“在村里走访调研,我就拜当地的维吾尔族老乡为师,口语有了很大进步。语言关过了,我和维吾尔族群众的心就更近了。”周爱武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通过3年的不间断努力周爱武掌握了2000多个单词,自学了大学维吾尔语的全部课程,现在他不但能用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族群众自如交流,还能准确阅读和书写维吾尔文。

“学习维吾尔语的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维吾尔族朋友,很快地融入到了他们当中,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周爱武高兴地说。

有很多人问周爱武3年援疆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学习维吾尔语有什么用?还有人不理解周爱武主动学习维吾尔语的动力在哪里?

对于个别人的不理解,周爱武有着自己的想法。“语言是各民族沟通的桥梁,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最简单最管用的一个办法。援疆结束后,我还要发挥语言的优势做更多促进新疆和内地沟通联系的工作。”周爱武说,“我不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来到新疆后我就喜欢上这里,喜欢上了这里的维吾尔族群众,我学习维吾尔语就是要融入当地的群众中,我将学习和感情的融合、民族团结结合在了一起,我是带着感情在学习。”

现如今在尉犁县提及哪位援疆干部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写一手漂亮的维吾尔文,当地群众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 “周爱武书记”。

周爱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从2013年9月来到尉犁县,45岁的周爱武援疆刚满一年。倘若不是他自我介绍,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本地干部。因为,他的维吾尔语说得太“溜”了。有很多人问周爱武3年援疆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学习维吾尔语有什么用?还有人不理解周爱武主动学习维吾尔语的动力在哪里?看过下文之后你就明白了。

对于个别人的不理解,周爱武有着自己的想法。“语言是各民族沟通的桥梁,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最简单最管用的一个办法。援疆结束后,我还要发挥语言的优势做更多促进新疆和内地沟通联系的工作。”周爱武说,“我不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来到新疆后我就喜欢上这里,喜欢上了这里的维吾尔族群众,我学习维吾尔语就是要融入当地的群众中,我将学习和感情的融合、民族团结结合在了一起,我是带着感情在学习。”

我始终被这样的周爱武感动着:

【1】他是这样的周爱武

周爱武:“老师您好。”赛丽曼·苏皮:“你好。”周爱武:“您身体好的呢吧?”赛丽曼·苏皮:“我身体好的呢。”

每个周末,周爱武都会抽时间来到退休教师赛丽曼·苏皮家学习维吾尔语。说起当时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周爱武依然记忆犹新:“我来的时候第一天下乡,就看到维吾尔族朋友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有些看不明白,不懂,只有问才能知道嘛。当时只有一个翻译。我说了半天人家也听不懂,我当时就想这样不行,我一定要把维语学会,不然的话不但影响工作而且和少数民族群众之间永远没办法成为朋友。”

年过四十学习一门从未接触过的语言,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周爱武从未放弃。三年时间,从最初的一个词语都不会,到如今能够与维吾尔族群众交流,他靠的就是一股子韧劲:“我就喜欢上这个语言了,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到星期六、星期天就缠在老师家里学,她手把手教我,回去还要听录音为了发音准确。”

【2】他也是这样的周爱武

不仅自己学维吾尔语,如今周爱武还在尉犁县援疆指挥部办起了周六餐桌小课堂,每个周六的晚上他都会为援疆干部们教授维语课程。援疆干部杨伟:“通过学习维语,拉近了我和民族同志之间的感情,用维语跟他们交流他们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民族团结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013年9月,周爱武从千里之外的河北衡水来到尉犁县,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疆生活。初来乍到,厚重的西域文化、独特的罗布人风情和金色的胡杨深深吸引着周爱武,可在这样一个维吾尔族人口占多数的边疆小县,周爱武又感到那样陌生。“当地老乡说着维吾尔语,大街小巷都是维吾尔文字,我什么也听不懂、看不懂,当时心里真的是很着急。”周爱武回忆道。

心中虽涌动着火一样的工作热情,但现实环境却把周爱武变成了“哑巴”和“瞎子”。周爱武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学好维吾尔语,尽快融入到群众中。

到县上不久,周爱武在县发改委干部米日古丽·阿斯木的引荐下成为了县二中退休教师赛丽曼的学生,周爱武是赛丽曼有生以来教过的第一个汉族学生,也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同时周爱武与赛丽曼老师带的23名维吾尔族小朋友成了同学。

赛丽曼老师告诉记者:“当我第一次见到40岁出头的周爱武时,我心里立刻产生了一个疑问:他这么大年纪了,能学好维吾尔语吗?但他学习的劲头打消了我的疑虑,他是我教过学生中最刻苦的一个,每周都按时来我家上课风雨无阻,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向我虚心请教,对一个援疆干部,一个汉族同志来说能做到这点太不容易了,他刻苦学习的毅力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时间匆匆而过,8个月后周爱武熟练地掌握了32个维吾尔字母的听说读写,学会字母只是周爱武学好维吾尔语的开始。对于40多岁的周爱武来说,重新开始学习一门语言,无疑是艰难的。从字母、单词学习的枯燥单调到语法使用的复杂多变,从口语交流的不适到记忆力的下降,他遇到了一个个困难,但他并没有向困难低头。每个周末周爱武都会挤出时间到赛里曼老师家学习维吾尔语,每次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在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和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周爱武的维吾尔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尉犁县一中学生扎依热·赛买提和周爱武在赛丽曼老师家一起学习了3个春秋,对于这个同窗,扎依热深感敬佩。“周叔叔学习很努力,练习发音、记笔记、完成作业总是一丝不苟,他认真学习的.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和我的小伙伴,激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扎依热深有体会地说道。

从没有一点基础开始起步,周爱武利用业余时间每天坚持学习维吾尔语不少于6小时。他用废弃的纸张打印了160多页5000多个单词,并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熟记单词的数量;他的办公桌上摞着厚厚一沓笔记本,翻开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维吾尔语的字母、单词、句子,关键点还用铅笔和各种颜色的笔标注着;他的电脑里下载的全是学习维吾尔语的音视频;他宿舍的床头、洗手间、沙发乃至餐桌上也都摆放着学习维吾尔语的各类书籍。

“赛丽曼是我的维吾尔语老师,她每周给我上四个小时的课,在平日的工作中,我和维吾尔族干部群众交流时,也尽量用维吾尔语。”周爱武说。

在单位,在上下班的路上,县里很多维吾尔族干部群众都成了周爱武的义务辅导员,甚至路边的清洁工、超市商店的服务员、单位的门岗、卖馕的大妈都成了周爱武经常求教的老师。

县环卫工人洪其木·阿不拉说:“每次见到周书记,他都用维吾尔语和我打招呼,询问我家里的情况,维吾尔语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我纠正,现在他的维吾尔语说得越来越地道了。”

在下乡的路上、午休的间隙,周爱武也时不时拿出事先抄录好的小纸条,读着记着要掌握的单词。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周爱武还主动申请包联尉犁县最偏远的、维吾尔族群众达九成的喀尔曲尕乡。“在村里走访调研,我就拜当地的维吾尔族老乡为师,口语有了很大进步。语言关过了,我和维吾尔族群众的心就更近了。”周爱武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通过3年的不间断努力周爱武掌握了2000多个单词,自学了大学维吾尔语的全部课程,现在他不但能用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族群众自如交流,还能准确阅读和书写维吾尔文。

“学习维吾尔语的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维吾尔族朋友,很快地融入到了他们当中,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周爱武高兴地说。现如今在尉犁县提及哪位援疆干部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写一手漂亮的维吾尔文,当地群众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 “周爱武书记”。周爱武不仅自己学维吾尔语,他还带动身边的援疆干部一起学。每到周末他便利用餐厅办起了“餐厅课堂”,援疆干部在职工食堂就餐后,他就挂起小黑板为大家讲两个小时的维吾尔语课,还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体会分享给大家。

援疆医生张晓博深有体会地说:“我是援疆医生,每天接触的患者90%以上都是维吾尔族,刚来时靠维吾尔族护士帮忙翻译,没办法和患者去交流。自从周指挥长教了我们维吾尔语后,我现在可以用维吾尔语询问病人的情况,及时掌握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同时和他们交流也拉近了我和病患间的距离,对我的工作帮助非常大。”

我的心得体会:

周爱武同志作为一名援疆干部,舍小家、为大家,赴基层、接地气,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写就了一段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完成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答卷,是我们每一个“访惠聚”工作组学习的榜样。马福新强调,工作组成员一定要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学习周爱武以真情对待基层、真心对待群众、真干对待职责,为民服务,勇于担当的精神,看到差距、检身正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坚定信仰、担当精神、公仆情怀,继续深入社区,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不断把“访惠聚”活动引向深入。

尉犁县委书记张冠军说:“很多汉族干部在基层那么多年了,还不能说上几句维吾尔语,周爱武短时间能做到这样,让我们很钦佩。作为一名援疆干部,周爱武用业余时间带着感情刻苦学维吾尔语,这不仅体现了他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更体现了他与维吾尔族群众的交流交往交融,对我们当地干部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从中也得到了深刻的启发,通过他的事迹我们要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互学双语,增进民族团结,这对于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学习周爱武同志用心沟通促团结,用情融入群众保稳定真干实做善成的担当的先进事迹,党员干部及“访惠聚”工作组成员深受感动和鼓舞,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周爱武同志为榜样,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干部之间互学双语,增进团结,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周爱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近日,河北援疆干部周爱武先进事迹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他用维吾尔语搭建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和各族人民就像大漠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新乐章。

云霞映着落日,衬托着深秋的暮色,微风带着秋日的凉意,片片落叶随风起舞。10月10日晚,忙碌了一天的河北省承德衡水援疆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周爱武,下班后急匆匆地赶往同住一个小区的买合木提·达吾提家。在尉犁县开展对口援疆工作3年来有这么样的一个人,他叫周爱武同志,他始终坚持以真情对待基层、以真心对待群众、以真干对待职责,用为民情怀、担当精神、过硬作风展现了援疆干部的无私大爱,“会说维吾尔语,才能更好地与维吾尔族朋友交流交往,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市实验中学援疆教师李薇如是说,周爱武年龄比我们大,却能克服种种困难,从一个从没有接触过维吾尔语的人成为说一口流利维吾尔语的好干部,他为我们年轻援疆干部树起了一个标杆,做出了表率。生动阐释了“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的丰富内涵,给“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州各级“访惠聚”工作组密切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树立学习的榜样。

周爱武事迹心得: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样的他:他真诚学用双语的韧劲、他学习真心为民服务的情怀、学习真情结对认亲的行动、学习真干实做善成的担当。“周爱武与维吾尔族群众交朋友,无私地帮助有困难的贫困家庭,是我们援疆干部的榜样。”市园林局干部崔占武说,日前,他与恰尔巴格乡博斯坦村的一个残疾贫困家庭结为对子,今后也要像周爱武那样帮贫困户想法子,比如说帮助他们掌握做手工的技能,从而拓宽增收渠道,早日脱贫致富。接下来,尽管自己学习语言的能力不强,但也要逼自己掌握一些实用维吾尔语,扫除语言交流障碍,以便更快更直接地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结合实际开展基层服务活动,促进民族团结,为库尔勒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像周爱武、李薇一样的援疆干部在库尔勒市有很多,他们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被厚重的西域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他们也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热土和这里的各族人民,即便将来离开这里,他们与库尔勒的这份感情也永远无法割舍,会继续为河北与巴州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努力。

周爱武和他的援疆伙伴们用美妙的维吾尔语搭建起一座座民族团结的桥梁,一项项落地的民生项目使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各族群众利益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援疆干部和各族群众就像大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续写着各民族团结的新篇章。周爱武同志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版权所有:全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全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500974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