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宁夏2020年1月政府工作报告 (宁夏)2019年平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宁夏2020年1月政府工作报告 (宁夏)2019年平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 2021-10-09 12:28:00 浏览:

  ——2017年12月20日在平罗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马莉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步

  2017年,是平罗转型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抗击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艰巨考验,在自治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科学发展样板县、转型发展示范县、西部中等发达县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苦干实干,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发展性指标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8亿元,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178.6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亿元,同口径增长10.5%,位居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第74位。约束性指标有效下降。预计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2%以上,新增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70%,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均达到年度目标要求。民生性指标顺利完成。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年民生支出24.5亿元,增长8.3%,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75%。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558元和13257元,增长8%和8.7%;贫困群众人均收入增长11.9%,增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3.2个百分点。

  (二)产业转型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立足产业优势,聚焦产业转型,用足用活自治区、市惠企政策,出台工业转型升级、“两化”融合"等17个配套文件,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6个,10家企业开展行业对标,24家企业完成循环化改造,电石、铁合金等行业实现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循环闭合。“三篇文章”#全面推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超亿元企业达到44家,大地公司等5家企业入选“宁夏百强企业”,生态经济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通过中期初验。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全域旅游大格局基本形成,西线景观廊道等30个项目加快推进,新增3A级景区、星级农家乐10家,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30万人次,增长24.3%。建成电商快递物流园等发展平台,交易额达3.5亿元,铁路综合货场、晟晏铁路专线等项目进展顺利,新经济新业态培育力度加大,服务业比重上升到30.6%。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7.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2万亩,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家、示范性合作社61家,建成特色产业园区95个,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成为“宁夏大米”主产区。建成农作物制种、羊肉两个产业核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并命名,成功举办第四届种业博览会,蔬菜制种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一优四特”产业比重提升至90%,农业增加值增长居全区川区前列。

  (三)开放创新有力有效。坚持补短板、加长板、增后劲,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百日推进、百日攻坚”活动,组织5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大地轮胎、大唐火电、京藏高速改扩建等80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有效投资95.4亿元,为全市投资增长作出积极贡献。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合作,创新“三包三带”$方式,开工招商项目131个,到位资金158.5亿元,增长11.6%。滨河与江苏方舟新能源、思科达与江苏华道科技战略合作不断深化。“三争”工作成效明显,争取国家小康用电示范县等多项试点,26家企业参与直供电交易,享受电价优惠1.55亿元。争取各类无偿资金25.5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1亿元。实施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46个科技合作项目推进有序,建立德信恒通、银晨太阳能、新龙蓝天3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新培育宁夏著名商标59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9家,众力科技产业园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德信恒通管业公司张勇入选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库,大地公司魏彦辉荣获自治区塞上英才荣誉称号。

  (四)城乡统筹步伐加快。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成效明显,形成“1+6+1”大纲成果&和覆盖全域的“一张蓝图”,构建了“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管控体系。改造棚户区4321户,整治老旧小区21万平方米,拓展延伸7条城市道路,改造建成早市、停车场、生态小游园11个,惠民生态健身公园、唐徕渠带状公园二期、县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三期等一批公益性项目建成投用,县城新区生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新增城市绿地18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8%,居民出行、休闲、生活环境明显提升。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智慧城管信息系统高效运行,城市建设管理更加精细。实施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僵尸企业35家,收储闲置土地1400亩,铺设供排水、蒸汽管网32公里、路灯10公里,县城和园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土坯房全部拆除,阳光沐浴工程惠及1.5万户农村家庭,新改建农村公路13.2公里,完成14条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建成庙庙湖村、四渠村、渠羊村、同进村4个美丽村庄,启动姚伏等4个特色田园小镇、六顷地村等4个美丽家园建设,陶乐镇列入自治区特色小镇试点,庙庙湖村列入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五)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坚持“五个不放过”(,举全县之力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责令整改企业262家,立案处罚企业126家,52个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完成50个,群众投诉环保问题逐一解决。打赢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攻坚战,提前高效完成6处清理整治任务,关闭非煤矿山企业14家,治理恢复面积2400亩。大力实施治气、治水、治土“三治”工程,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县城和园区清尘行动,淘汰取缔燃煤锅(茶)炉142台、黄标车642辆,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全部完成,综合整治工业企业污染源453家,关停“小散乱污”企业126家,146家企业实施错峰生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得到遏制,县城区PM10、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2天,达标率80.8%。“河长制”全面落实,生态经济区2个污水处理厂即将完工,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威镇湖截流净化工程进展顺利,依法关停大水沟水源地企业5家,工业企业直排口全部取缔,黄河出入境水质达到Ⅲ类,沙湖水质由劣Ⅴ类提高到Ⅴ类,河湖水质明显好转。启动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完成重点污染源空间位置确定,强化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危险废物安全转移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实施平原绿洲绿网等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5%,全区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绿网提升工程启动会在平罗召开。

  (六)深化改革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全面推行棚改“房票”安置,消化房地产库存5710套51.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增长32%。“放管服”改革活力显现,累计衔接落实取消、下放审批事项113项,“两个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公共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最多跑一次”“不见面马上办”改革全面推开,审批办理时限提速8.7%。“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全面推行,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269户、注册资本45.7亿元,分别增长34.3%、14.7%。农村改革多点突破,确权登记颁证范围扩大至10项,产权抵押贷款累计突破10亿元,为农民和经营主体节省利息2600多万元,在全区率先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成入市交易13宗102.6亩,出让金617.8万元,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走在全区前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得到国土资源部充分肯定。深化国企改革,组建宁夏德渊集团。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扩大至养老助残、就业创业、公共文化等6类8项,全国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国有林场、供销社等改革稳步有序。

  (七)社会事业稳步提升。脱贫攻坚精准扎实。实施肉牛养殖园区、80万方抗旱调蓄补灌水库、新丝陆服装加工等24个扶贫项目,发展庭院拱棚种植2000座、庭院养殖1178户,兑现“双20条”扶持资金1013万元,发放扶贫贷款5637万元,提前完成“十三五”324户1590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全年脱贫退出454户27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新改建乡镇公办幼儿园6所,实施崇岗九年制、陶乐中学等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中小学生免费营养早餐全覆盖,贫困学生乘坐校车全部免费,高考一次性上线936人、再创历史新高,回民高级中学荣获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职教中心顺利通过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验收。健康平罗扎实推进。建成全区首家县级胸痛中心、4个县内紧密型医联体、19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改扩建3所乡镇卫生院,取消药品加成让利群众1378万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惠及12.1万居民,县医院与华西医院、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结成战略联盟,国家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通过验收。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黄渠桥社火全区巡演荣获金奖,宝丰、灵沙等乡镇特色美食文化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李宁全国青年男子篮球锦标赛、“全民健身挑战日—健康宁夏动起来”等活动,《平罗年鉴》荣获全国一等年鉴,图书馆、泥哇呜传承基地建设完工。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城镇新增就业475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9.7万人,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城乡高龄津贴实现一体化、全覆盖,发放各类社会保障救助兜底资金7600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7万人。第三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建成投用,银北养老院、光荣院主体完工。平安建设不断深化。“七五”普法扎实开展,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更加浓厚。完成“双智”系统)建设项目,推行交巡警合一、社区警务改革,全县刑事案件立案数、可防性刑事案件数、交通事故数和火灾起数分别下降1.4%、27.7%、13.4%和7%,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禁毒人民战争深入人心,启动创建全区禁毒示范县。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国务院安全生产巡查反馈意见全部整改到位,全县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强化信访规范化建设,集中解决61个信访积案,信访总量下降16%。建成12个城乡社区服务站,“三社”联动*治理模式逐步形成。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八)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围绕县委决策部署狠抓贯彻落实,加强对改革举措、宏观政策、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研究出台19个“十三五”配套专项规划,力促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健全政府工作制度,制定党组议事规则,坚持依法行政,扎实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百县试点,向社会公布行政职权3127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主动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自治区、市、县人大议案代表建议意见50件、政协委员提案144件,办结率94%。扎实开展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大整治“四风”力度,“三公”经费下降5%,政风行风明显好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加大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特殊岗位审计监察,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07件,对108人进行问责处理。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自治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苦干实干,创造性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驻平单位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平罗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科技创新推进缓慢,创新尚未成为驱动发展的主引擎,产业层次较低,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新兴服务业比重低,新经济新业态规模小,处在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集聚集群正在起步,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二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生态修复治理、农村环境改善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三是改革落实力度有待加强,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扩大改革受益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一定差距,从全面小康五大类25项综合指标监测来看,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单位GDP能耗下降实现程度、地表水达标率3项指标完成难度加大,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社会安全指数、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4项指标增幅较小;五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仍有差距,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压力增大,社会事业发展短板依然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六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干部不愿担当、不敢作为、不会落实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政务环境、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问题,找准原因,精准施策,积极加以改进。

  二、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振奋精神,加快向西部中等发达县迈进

  2018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自治区60大庆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压舱之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之本,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科学发展样板县、转型发展示范县,加快向西部中等发达县迈进。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认真落实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持续推进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围绕建设循环经济、城乡统筹、沿黄生态、农村改革“四个示范区”,大力实施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城乡统筹、环境治理、民生改善、文化惠民、社会治理“七大攻坚行动”,推动工业摇篮向技术创新摇篮转变、工矿时代向生态时代转变,奋力开创新时代平罗转型发展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左右。完成自治区、市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五个关系”+,围绕建设“四个示范区”、实施“七大攻坚行动”,抓牢做实“七个聚力”:

  (一)聚力创新转型,振兴实体经济。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存量优化升级和增量崛起壮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着力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

  加速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坚决落实“去降补”任务,推进工业企业以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企业新上技改项目,鼓励电石化工、冶金行业10家企业矿热炉密闭化循环化改造,重点抓好阳光焦化焦炉升级改造、晟晏纯净锰合金等40个工业技改项目,力争规上企业技改面达到40%以上。支持企业开展对标对表,力争3年内完成规上工业行业对标升级。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机器换人”,抓好金海永和泰“出炉机器人”、太康药业自动化包装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上下游及配套产品协作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瞄准中国制造、互联网+新业态、新经济发展方向,扶持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抓好神州轮胎三期四期、滨河高性能正极材料等项目建设,加速调旧育新、协同发力。实施企业成长培育计划,鼓励支持大地、晟晏、滨河、吉元等优势骨干企业改造升级、延伸链条、兼并重组,确保产值过亿元企业稳定在40家以上。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聘请专业团队全程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支持成长性好、贡献率高的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支持亏损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入股等方式整合重组,新增规上企业10家,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运用新业态新模式新手段嫁接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培育新动能,三产增加值增长8%以上。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开发建设,依托银川都市圈和大沙湖休闲度假区,加快西线景观廊道、庙庙湖三期、拉巴湖二期等项目建设,深度开发瀚泉海、天河湾湿地公园景区,新增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全域化,结合特色田园小镇建设,鼓励乡镇、农业经营主体等聚集优势、联合互动,促使农林牧渔等与农事体验游、休闲观光游、采摘度假游及康养旅游深度融合,激活服务业发展潜力,新增星级农家乐4家、特色旅游商品产销基地1个,全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以上,全力打响“多彩平罗 神奇宁夏”旅游品牌。做活现代物流业,鼓励支持天予、坤捷、星月安顺等龙头企业配送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建设,抓好生态经济区智慧物流园、铁路综合货场、晟晏铁路专线等项目建成投运,引进知名物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或分拨基地,打造“一带一路”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加快电商全域化发展,重点抓好印象平罗体验馆及双创基地、种子小镇交易平台等17个电商项目建设,鼓励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加强与电商企业入园合作,加快形成“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新培育电商龙头企业和行业性电商平台2家,电商交易额增长45%以上。大力培育康养产业,形成新消费热点,加快银北养老院二期建设,深化县医院、中医院与银北养老院合作,引入医联体、康养小镇、蓝卡养老医疗服务新模式,构建大健康产业园。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促进创业创新,蓄积发展动能。加大科技创新奖补政策支持力度,设立科技创新基金,足额配套科技创新后补助等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增长45%以上。加快推进无汞触媒技术研发等51个科技合作项目建设,建成生态经济区科创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以上。鼓励利用存量商品房、低效用地开发建设多层次“双创”载体,助力实体经济创新成长,新增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2家以上,新增市场经营主体3500户以上。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组建电石化工、特色冶金、煤基炭材等行业协会,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企业与区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定向研发、联合攻关,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3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加强品牌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工程,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件,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宁夏名牌产品6件、石嘴山市知名商标10件,打造一批行业“单打冠军”。突出需求导向,加快引进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优待政策,搭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全年引进创新创业人才30名以上。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依托职教中心、宁夏卫校平台,大力培养维修、制造、护理、药剂等实用型技能人才,推动产教融合,培训企业经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1.9万人次以上。

  (二)聚力有效投资,夯实发展后劲。坚持把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主抓手,抓住项目工作“牛鼻子”,切实增加有效投资,着力打造投资洼地、产业高地。

  抓项目强基础。持续开展“双百”攻坚活动,组织实施好120个产业、民生、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全力抓好60个重点建设项目,推动华艺生物苯乙酸、华涛新材料设备、安洁士环保资源综合处置中心等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大唐火电、晟晏能源富锰渣等续建项目序时进度,力促石银高速连接线、京藏高速改扩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落实县级领导“四联系”制度、项目闭环管理机制,以目标倒逼进度、时效倒逼服务、责任倒逼落实,着力促进工业投资加快回升,释放民间投资活力,保持基础设施投资强度,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以上。做实项目前期,完善项目储备库,统筹推进南海卫浴陶瓷、嘉德新材料橡胶助剂等39个重点前期项目,确保投资有梯次、可持续。

  抓招引添活力。坚持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新业态,紧追紧盯紧跟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立足优质资源、存量资产、特色产业,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嫁接招商、平台招商,围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引进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成长性配套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引领产业提档升级。深化与大国企、大央企、大民企的对接合作,认真落实“三包三带”工作机制,强化招商项目生成、落地后的跟进服务,实现一站式审批、跟踪式联系、保姆式服务,打造一流的招商、营商、安商环境。全年出让工业用地、商业用地2000亩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加大“三争”工作力度,争取更多项目列入自治区、市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库,全年争取资金增长8%以上。

  抓平台强服务。围绕“五化四链”,目标,坚持以“亩均效益”-为核心,严格落实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深化水、电、土地、排污权等要素配置改革,降低优质企业成本,倒逼低效企业、落后产能淘汰转型。扎实开展“僵尸企业”处置和“三清理”.工作,清缴拖欠税费3500万元以上,清理取缔“小散乱污”企业60家以上,完成“腾笼”企业30家以上。全力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坚决打好“四退四进”/攻坚战,加大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生态经济区亲水大道、精细化工基地土地平整二期及供热、排水管网等项目,持续提升园区承载服务功能,确保工业园区投资、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15%以上,加快推动工业园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特色冶金、装备制造等绿色循环产业,着力打造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示范区。精细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等煤电冶化一体化产业,着力打造成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聚力脱贫富民,加快城乡统筹。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不懈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

  提升现代农业。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标农业“八化”标准0,紧扣“一带三路八园”产业规划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突出扩规提质。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富硒稻米、泰金种业、华泰农瓜菜等60个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建成河东草畜一体化产业园、河西优质牛羊肉产业园,优质水稻、制种、瓜菜、生态水产分别稳定在15万亩、15万亩、22万亩、10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75万亩以上。做实国家商品粮基地,打响“宁夏大米”主产区、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品牌,抓好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创建工作,提升品牌溢价效应。突出绿色高效。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培育、质量监管,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示范点15个。深化与区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引进优良品种60个,推广种养新技术18项,集成、孵化一批节本增效潜力大、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优新品种,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业向“一特三高”1转变。突出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精心打造河东现代农业示范区、通伏优质大米加工区、长湖产业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搭建农副产品O2O交易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村电商全域化。突出强基固本。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支持开展统种分管、统防统治、农资经营、秸秆和残膜回收等社会化服务。引入农业保险竞争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建设特色村镇。落实村庄布局规划,结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利用,稳步推进“空心村”撤并工作,完善乡镇驻地、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促进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全力抓好“四镇四园”2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核心区设计规划和产业培育方案,特色田园小镇按照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小镇按照4A级以上标准建设,初步完成创建的基础性工作。试点村开展村庄整合、人居建设、村容整洁、产业增收、乡风文明培育五项行动,实现供水普及率、饮用水达标率、互联网宽带入户率、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和改厕入户率“五个100%”。深入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村道路6条18.5公里,推进“两处理、两改造”3,健全农村环卫保洁机制,有效治理“脏乱差”。实施南部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供水达标智慧水务建设项目,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和农村移风易俗等工作,开展“十佳村”“十差村”等评比活动,健全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让农村居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加快脱贫攻坚。深入实施四项脱贫计划、五项助力行动,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销号。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增强产业带动脱贫能力,投资6500万元,实施红崖子乡食用菌扶贫产业试点、红翔新村设施温棚、庙庙湖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等22个产业项目,完善贫困村肉牛养殖园区、枸杞番茄果脯加工基地、新丝陆服装加工厂等基础设施,鼓励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就近就业,拓宽增收渠道。继续实施“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4,培育产业扶贫示范村2个、扶贫龙头企业10家、扶贫产业合作社10家、致富带头人40名。加大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着力打造精准扶贫车间,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和自主创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设立扶贫产业担保基金3000万元,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力度,实现“扶贫保”全覆盖。深入推进健康扶贫,提高大病保险筹资及享受待遇标准,建立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平台,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强化社保兜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深化教育扶贫,构建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精准资助体系,保障每个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加强贫困群众社会管理,妥善解决“十二五”生态移民“多代多人”家庭住房困难等问题。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贴等措施,对主动脱贫的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奖补,挖掘和培育脱贫致富先进典型,激发贫困群众致富内生动力。大力开展“三大三强”5促脱贫富民行动,推广“两个带头人”工程,完善帮扶干部管理机制,强化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作用,高效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并通过国家、自治区验收。

  实施富民工程。聚力富民,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工作的关键来抓,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促进全县人民共同富裕。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创新金融、产业、保险等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居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挖掘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头雁”工程、农村劳动力“拿证升级”工程等,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和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综合运用创业贷款、购买公益性岗位、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途径,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900个。紧抓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城市建设机遇,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农村商务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合作社等平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创业带动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四)聚力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居县城。坚持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同步、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并举,加快城市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县城,着力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突出规划领航。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化“多规合一”,启动建设规划展示馆,建立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完善空间规划配套制度。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产业园区规划、重点镇规划等修编工作,科学编制村级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完善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提升建设方案规划审查效率。严格执行“三区三线”和各项管控措施,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推动专项规划联动管理,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完成8个片区2000套以上房屋征收,综合整治老旧小区8.8万平方米,全面清理整治城市所有裸露地块。建设萧公大街南北延伸段、发行路北延伸段等5条市政道路,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市民休闲广场、特色街区美化亮化提升工程,规范市政设施运行管理,全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县城新区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建成康家湖、望芦湖,全线贯通唐徕渠带状公园,建设3个生态小游园,着力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水绿绕城的生态宜居县城。积极对接银川都市圈建设,加强与都市圈城市文化教育、社保医保、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启动城市公交改革,构建“大平沙”一体化交通网络。

  加强城市管理。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实施智慧城管升级改造,推进智能图控、智能交通、智慧城管等领域信息共享,建立无缝对接、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探索城管、环卫、社区、物业、商户“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运用法治化、信息化、社会化手段,精准抓好城市管理。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发展早市、夜市、平价超市等商业网点,铁腕治理违法建设、占道经营、乱停乱靠、噪音污染,加大新闻媒体曝光力度,下大力气消除“脏、乱、差、险”等管理盲点。继续实施爱国卫生日全民行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推进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行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共治模式,使维护城市文明形象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五)聚力改革攻坚,释放更多红利。更加注重改革的协调性、联动性和耦合性,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更多活力和红利,着力打造农村改革示范区。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严格落实“两个清单”,完成县级权力清单公示、平台权力信息动态调整。扎实推进标准化政务服务试点县建设,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通各部门信息数据壁垒,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不见面马上办”改革,网上审批达到100%,不见面办理事项达到80%。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做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面推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简易注销程序,严格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抽查机制,推动市场监管社会共治。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各项国家级农村改革任务,探索“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对农村未利用荒地、湿地、水资源等进行确权登记,建立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制度,填补农村资源管理“空白”。健全完善农村产权自愿有偿退出转让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补偿标准,切实保障退出农民权益。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范围和贷款额度,建立差别化信贷服务激励机制,着力破解农民和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产权清晰、交易规范、配套完善”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立健全农户与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15个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盘活农业农村资产,多途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全面完成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发证工作,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平罗经验”。

  推进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政府融资渠道,支持宁夏德渊集团积累资本、拓展业务、做大做强,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降补”任务落实,继续推行棚改“房票”安置模式,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去库存。深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推动重点领域、行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实现公共信用、金融信用和社会信用信息的互动共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教育领域和供销社等改革。全面完成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公立医院改革。

  (六)聚力生态治理,共建绿色家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切实把生态修复转化成生态资源,把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资本,把生态资本转化成生态财富,着力打造沿黄生态示范区。

  加大生态治理。坚持不懈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改销号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督察反馈问题年度任务。打赢蓝天保卫战,巩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统筹推进“四尘”6同治,全面取缔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建立县城和园区机械化清扫常态化机制,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彻底切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确保PM10、PM2.5持续下降,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0天以上。开展碧水行动,县城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全部达标排放,规范医药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精细化工基地3个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建成第三排水沟威镇湖人工湿地,深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营,清理整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取缔大水沟水源地5家企业,全面改善县域内水生态质量,确保三排、五排、沙湖水质稳定达到IV类。落实净土行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推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生态经济区、精细化工基地工业固废处置场建设,强化工业固废规范处置管理,着力促进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切实保护好土壤环境。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严处置,彻底改善环境质量,让天蓝地绿水美成为常态。

  筑牢生态屏障。严守“三区三线”,抓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切实保护好森林、水系、湿地、沙漠等核心生态区域,提高环境容量。深入推进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原西轴厂旧址综合整治,恢复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生态功能。实施高标准平原绿网工程,全面推进平原绿洲生态系统建设,完成营造林2.2万亩、林木抚育1.2万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水利防灾减灾、水资源高效配置、城乡一体化供水、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管理服务保障“五大体系”,谋划实施河东总干渠、精细化工基地内涝防洪等项目,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实施黄河平罗段二期、骨干排水沟综合治理等项目,持续开展荒漠化治理行动,启动庙庙湖沙漠公园、姚西水库等项目建设,保护性修复开发湿地6000亩。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健全河湖管理制度,抓好岸线水生态环境保护,规范河湖沿线标示标牌,完善常态化巡查保洁机制,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经济。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最优先的战略位置,健全完善绿色发展长效投入、科学决策、政绩考核等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制定企业清洁生产标准,清理取缔达标无望企业,倒逼产能改造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强废水、废气、废渣和余热余压等循环再利用,抓好大地循环绿色制造系统等项目,建立健全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严格管控机制,所有政府类建设项目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努力让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更低、污染排放更少、科技含量更高、质量效益更好。大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倡导推进绿色生活方式,扎实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园区等行动,普及绿色消费,努力形成绿色出行和消费的生态自觉,切实提升群众生态文明意识。

  (七)聚力民生提质,共享美好生活。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高标准扩大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和惠民举措的落地实施,让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打造百姓福地。

  做优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配套乡镇幼儿园基础设施,逐步回收县城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70%以上。实施灵沙九年制学校、平罗二幼等7所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工程,推进教育“三名工程”7,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深化职教中心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全力备战自治区第十五届全运会,创成全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县。实施县中医院综合楼、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强县乡村一体化医联体建设,实施卫生“三名工程”8,不断提升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扎实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强化家庭医生责任制,努力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启动图书馆总分馆试点,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实施文化名人文艺精品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传承,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打造内涵更加丰富的文化强县。

  做实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五险合一”经办体制改革,加大征缴扩面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切实保障参保人员权益。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按病种分值付费。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用银北养老院,建设第二老年活动中心,改造提升陶乐镇西街、城关镇饮马湖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着力构建“9073”养老服务体系9。新建10个城乡社区服务站。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努力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就医、就学、住房等问题。落实企业工资指导机制,加强劳动监察和争议仲裁,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和职工工资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做细社会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构建法治、自治、德治相统一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深化平安平罗建设,大力实施“雪亮”工程,推进部门信息共享与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特殊群体服务管理,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创成全区禁毒工作示范县。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扎实开展依法治理,健全社会法律服务体系,营造更加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加强县、乡、村(社区)综治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格局,推进“三社”联动治理模式,完善多元协商机制,提升基层自治水平。加强信访规范化建设,强化来信来访网上办理,落实领导约访、包案化解和联合接访制度,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群体性事件。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推进“585”行动计划,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提升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水平,抓好冶金化工、道路交通、危化物品等领域的生产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统筹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安全、地震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处置能力,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永不懈怠,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诚信守法、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深入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政府决策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高质高效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使政府在监督中履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担当勤政,建设责任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看齐”,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始终把勇立潮头作为工作标杆,握好接力棒、跑出加速度,全线发力、勇争一流,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健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民生工程跟踪落实机制,实行“建立台账、跑表计时、到点验收”,铆紧各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健全鼓励担当的容错机制和惩治“庸懒散弱”的问责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敢为,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干出实绩、干出口碑、干出形象。

  提能增效,建设服务政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精简办事程序,拓宽服务渠道,真心为群众办事,主动为企业解忧,当好服务群众和企业的“店小二”。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把更多目光投向基层,把更多力量沉向基层,用更多精力抓实基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化解社会矛盾。高标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八个本领”:,提高“三种能力”;,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强力推进政府各项工作,坚持说到做到,力求实效,用“坚决兑现”赢得群众“点赞”,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风清气正,建设清廉政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于律己、干净干事,营造风清气正政务环境。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各个环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廉洁自律准则,把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各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切实降低行政成本,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以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姿态保障发展、造福于民。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让我们在自治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凝心聚力,奋发进取,苦干实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新时代平罗转型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名词解释

  1.“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2.“三篇文章”:腾笼换鸟、浴火重生、无中生有。

  3.“三包三带”:包产业、包区域、包项目,带规划、带土地、带项目。

  4.科技创新“双倍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倍增。

  5.“1+6+1”成果:“1”指空间规划文本、图纸及说明书,“6”指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六个专题研究,第二个“1”指空间规划市县统筹发展联动报告。

  6.“三区三线”: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三条控制线。

  7.“五个不放过”: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不建立长效机制不放过。

  8.“双智”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图控系统。

  9.“三社”联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通过社会组织引入专业资源和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把矛盾化解在社区,把多元服务供给实现在社区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

  10.“五个关系”: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转型与稳定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政府债务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关系。

  11.“五化四链”:布局合理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特色化、企业高新化、园区绿色化,延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营造生态链。

  12.“亩均效益”:在每亩土地上企业所产生的效益,包括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工业产值、亩均工业税收和亩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

  13.“三清理”:清理闲置土地、清缴拖欠税费、清查国有资产。

  14.“四退四进”:退散进园、退污进绿、退劣进优、退低进高。

  15.农业“八化”标准:农业经营规模化、运营资本化、经营主体企业化、生产装备设施化、发展模式生态化、产品品牌化、销售模式电商化、产业旅游化。

  16.“一特三高”:特色、高质、高端、高效。

  17.“四镇四园”:姚伏商贸旅游、黄渠桥特色美食、陶乐休闲旅居、泰金种业产业园4个特色田园小镇,六顷地村、西永惠村、庙庙湖村、新丰村4个美丽家园。

  18.“两处理、两改造”: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改厨、改厕。

  19.“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建设10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培育100家扶贫龙头企业、规范培育1000家扶贫产业合作社、提升发展10000名致富带头人。

  20.“三大三强”: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本保障;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能力素质;加大选拔力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

  21.“四尘”:煤尘、烟尘、扬尘、汽尘。

  22.教育“三名工程”:名校、名师、名班主任。

  23.卫生“三名工程”:名院、名科、名医。

  24.“9073”养老服务体系: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由机构代为照顾养老。

  25.“八个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26.“三种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攻坚克难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版权所有:全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全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5009743号-21